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1.21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詩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一人或多人的詩編輯而成的集子。《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詩集五十卷,謝靈運撰。」《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杜少卿先生,向日弟曾在尤資深案頭見過他的詩集,果是奇才。」
樂府詩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郭茂倩編,一百卷。分為十二類,輯錄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採先秦歌謠。包括民間歌謠與文人作品,以及樂曲原辭和後人的仿作。全書各類有總序,每曲有解題,對各種曲調及歌辭的起源和發展,均有考訂。資料豐富,為研究歷代樂府民歌的重要文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以吟詠、朗誦的文體。傳統詩多須講究格律。如:「古詩」、「現代詩」。
詩經的簡稱。如:「詩、書、易、禮、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輯錄詩文等的書籍。如:「詩集」、「文集」。《文選.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穿上。《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著我繡裌裙,事事四五通。」唐.李白〈上元夫人〉詩:「裘披青毛錦,身著赤霜袍。」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膾,細切肉。炙,烤肉。膾炙皆為人所喜好,後遂以膾炙人口形容為人讚賞的詩文,或流行一時的事物。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卷一六.劉彥最詩集序》:「相傳必有卓絕於人者,不然彥最之詩,何為膾炙人口而弗厭哉?」《花月痕》第一回:「幸而為比翼之鶼,詔於朝,榮於室,盤根錯節,膾炙人口。」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02.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一九.中興諸賢.陸放翁》:「陸放翁詩,本於茶山,故趙仲白題曾文清公詩集云:『清於月出初三夜,澹似湯烹第一泉。咄咄逼人門弟子,劍南已見一燈傳。』『劍南』,謂放翁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扶持、扶助。《詩經.周南.樛木》:「欒只君子,福履將之。」《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二首之一》:「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鞋。通「屝」。《樂府詩集.卷三八.相和歌辭十三.古辭.孤兒行》:「手為錯,足下無菲。」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見的成語,經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態出現,可見這句成語和「嫌疑」很有關係。在《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中收錄了一首〈君子行〉,這首詩就是在告訴世人君子當有的舉止行為,所以開頭幾句就說了:「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說:君子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儘量避開一些會引起別人猜疑的舉止。這種舉止就像走經瓜田,如果彎腰去整理鞋子,就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後來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