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詭辯     
瀏覽人次:1420 收藏人次:120906
詭異狡詐的辯說。《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也作「佹辯」。
詭辯學派     
瀏覽人次:486 收藏人次:0
希臘哲學的一派。對古代希臘的自然哲學抱持懷疑的態度,認為世上沒有絕對不變的真理,人人認為如何,事物也就如何,人是一切事物的準則。此派學者大多從事於指導人們在公眾辯論中如何講話及應該使用何種論據。代表人物有普洛道格拉斯(Protagras)、高爾吉亞(Gorgias)等。
詭辯     
瀏覽人次:280 收藏人次:0
  詭辯家(或稱辯者)指的是西元前五世紀左右,在希臘周遊四方、以傳授知識或技能為生的教師或專家。希臘字Sophistes指的是對個人有用或對政治可以產生影響的知識和技能,傳授此種知識與技能的專家即為詭辯家。在古希臘的詭辯家中,最有名的要推普羅泰格拉斯(Protagoras, 481~411 B.C.)和歌吉亞(Gorgias, 483~375 B.C.)。
  詭辯家興起的歷史狀況有三:第一,早期希臘哲學的重心是對外在自然事物的研究和玄思,但發展到某一階段後,卻走上了懷疑論(Scepticism),為突破哲學的困境,許多受過教育的人轉而向內思索人的本身問題。第二,古希臘文明愈趨成熟,...
〔駁詭辯學者〕     
瀏覽人次:271 收藏人次:0
  〔駁詭辯學者〕為希臘教育思想家艾蘇格拉底(Isocrates, 436~338 B.C.)的著作。他是對於辯論演說給予理論基礎的一位修辭學家;雖然他為修辭教育的鼓吹者,卻極不認同辯者的行徑。他特別反對那些對外宣稱能夠教授道德的教師們,和那些以標榜著只要學會一些技巧即能謀生為目的而教人修辭方法的人。艾氏認為,修辭乃一門藝術,任何人不能光憑訓練就獲得此種技巧。但辯者不明此理,仍大言不慚地以教授修辭法為傲,因此艾蘇格拉底著書攻擊他們,即為〔駁詭辯學者〕,完成於西元前三九○年。
    
瀏覽人次:26138 收藏人次:4935927
以言語爭論。如:「辯論」、「抗辯」、「強辯」。
能言善道的。如:「辯士」、「辯才無礙」。
    
瀏覽人次:11502 收藏人次:1401722
3.不依常理的。[例]詭辯
千鈞一髮     
瀏覽人次:29673 收藏人次:2183396
「千鈞一髮」原作「髮引千鈞」。典源本於《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國公室的公子,愛好與賢人交遊,不管國事,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樂正子輿知道後,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公孫龍言辭荒誕,善於詭辯,像他說的髮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髮引千鈞,勢至等」是一種邏輯推論,並不影響「...
一髮千鈞     
瀏覽人次:5114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鈞一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鈞一髮」原作「髮引千鈞」。典源本於《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國公室的公子,愛好與賢人交遊,不管國事,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樂正子輿知道後,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公孫龍言辭荒誕,善於詭辯,像他說的髮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
狡辯     
瀏覽人次:3597 收藏人次:551105
狡猾強辯。如:「做錯事應勇於承認,而不是一味不負責任地狡辯。」
惠施     
瀏覽人次:2142 收藏人次:853349
物來從中總結出世界的規律,將事物相對面誇大,否定事物本身的穩定性,不承認具體事物的特點。和公孫龍同屬詭辯學中的代表人物,是合同異學說的創始人。除《莊子》外,《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也有對他作為和言論的記載。歷物十事: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南方無窮而有窮。 今日適越而昔來。 連環可解也。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所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