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5.38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語言接受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一個人的純音閾無法指出他了解語言和區辨語音的能力。因此聽力檢查師需要實施語音檢查,以探其究竟。在語音聽力檢查中,聽力檢查師首先要決定語言接受閾,即受試者對所呈現的字詞,能理解其中百分之五十的最低聽力水準。在英語中,以雙音節的字為標準化的測驗內容,由聽力檢查師說出字詞或由聽力檢查器裡的錄音座播出測驗內容。受試者透過耳機聽到字詞後,可以將所聽到的字詞說出來或寫下來。聽力檢查師則以分貝為單位記錄其最低聽力水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得、納入。如:「接受」、「受人之託」、「受之有愧」。
被、遭遇。如:「受寒」、「受挫」、「受害」、「受苦受難」。
容忍、忍耐。如:「忍受」、「承受」、「受不了」。
適合,表示好的意思。如:「受用無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門檻。《禮記.玉藻》:「賓入,不中門,不履閾。」唐.白居易〈續古詩〉十首之五:「晝居不踰閾,夜行常秉燭。」
2.門。《文選.曹植.應詔》:「仰瞻城閾,俯惟闕庭。」《文選.潘岳.西征賦》:「戾飲馬之陽橋,踐宣平之清閾。」唐.李善.注:「長安東出北頭第一城門名宣平門。」
3.界限、範圍。如:「視閾」、「聽閾」。
限制。唐.賈至〈虎牢關銘序〉:「宜其咽喉九州,閫閾中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合、連起來。如:「連接」、「接骨」、「接線」。
繼續。如:「他接著說出事情的後續發展。」
承續、輪替。如:「接班」、「接替」、「傳宗接代」。
收到。如:「接受」、「接信」、「接電話」。
靠近、碰觸。如:「交頭接耳」、「短兵相接」。
迎。如:「迎接」、「我到車站去接你。」
接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受、接納。如:「接受訪問」、「接受表揚」。
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由語音、語彙和語法所組成,是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大戴禮記.五帝德》:「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三國演義》第一一回:「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