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7.17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讀書識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閱讀書籍而知曉文字。《紅樓夢》第四九回:「那寶琴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自幼讀書識字,今在賈府住了兩日,大概人物已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文字」、「字母」。
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圓」。
書體。如:「顏字」、「柳字」。
根據本名而另外取的別名。如:「白居易字樂天」。
古時指女子許嫁。如:「待字閨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著文字念。如:「誦讀」、「朗讀」、「宣讀」。
看書、閱覽。如:「閱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學習、研究。如:「他是讀理科的。」
讀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閱讀書籍。《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
識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識字。《儒林外史》第四○回:「只是這班小孩子,一個個好模好樣,也還覺得聰俊,怎得有個先生教他識字便好!」《紅樓夢》第四九回:「那寶琴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自幼讀書識字,今在賈府住了兩日,大概人物已知。」
嗤之以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她,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從事婦權的改革運動。先從鼓吹婦女解放纏足開始,進而興辦學堂,教導婦女讀書識字。雖然過程艱苦坎坷,受到社會極大的阻力,但她以美國一位農家女的事蹟自勉,效法她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位美國女子立志獻身於教育,到處傳播知識,大家都笑她、為難她。當她去見權貴時,更受到鄙視。小說中用「嗤之以鼻」描述權貴們用鼻子哼氣譏笑,表示對這個女孩子的不屑與輕視。可是,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四處奔波,即使耽誤自己的終身大事也在所不惜,最後終於受到有心人的贊助與賞識,成為有名的大教育家。「嗤之以鼻」這句成語就是用來表示不屑、鄙視。
不苟言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王晫《今世說.卷一.德行》:「袁重其狀貌臞然,能讀書識字,好以禮義自維,不苟言笑。」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參見「不識一丁」條。《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他兩個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識丁,也頂個讀書的虛名。」《醒世姻緣傳》第一回:「若是那等目不識丁的,村氣射人的,就是王侯貴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內卻沒半分誠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