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軍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用的旗幟。如:「今日部隊接受校閱,軍旗迎風飄揚,軍容壯盛。」
軍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示軍艦國籍的旗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繪有圖案可作為標幟、號令或紀念的布帛或紙等。[例]國旗、軍旗、錦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裝部隊、兵種。如:「國軍」、「陸軍」、「海軍」、「空軍」。
野戰部隊中大於師而小於軍團的戰鬥單位,通常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師及必要的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部隊。
充軍:古時遣發犯罪的人到遠地服役。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 令尹:春秋時,楚國的執政官,其職位相當於宰相。此指孫叔敖。 (3) 南轅反旆:將車輛軍旗回轉南向。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此指車輛。旆,音ㄆㄟˋ,指軍旗。 (4) 伍參:春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
偃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雲回到營地後,沔陽長張翼看見曹軍逐漸逼近,想要關上營寨的大門,堅守陣地。趙雲卻下令敞開營門,放倒軍旗,停止戰鼓,故佈疑陣。曹操看到蜀軍陣地一片死寂,毫無動靜,懷疑趙雲已經設下埋伏,不敢輕舉妄動,於是急忙退兵。這時趙雲下令戰鼓齊鳴,萬箭齊放。曹軍遭到這突來的伏擊,頓時大亂,紛紛逃命,混亂中自相踐踏和跌入漢水而死的士兵不計其數。後來這段故事中的「偃旗息鼓」演變成一句成語,除了原有意思外,也用來比喻事情中斷或聲勢減弱。
一籌莫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蕩寇志》第六三回:「四面八方,重重密密,都是官軍旗號,宋江看著吳用,道:『這事怎麼?』吳用只是皺眉,一籌莫展。」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軍對壘時,都舉起軍旗,擊起戰鼓,陣容、聲勢不相上下。比喻競賽雙方勢均力敵。[例]這場拔河比賽雙方旗鼓相當,競爭十分激烈。
揭竿而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揭竿為旗注音︰ㄐ|ㄝ ㄍㄢ ㄨㄟˊ ㄑ|ˊ漢語拼音︰jiē gān wéi qí釋義︰言平民起義時,沒有足夠的裝備,只好舉竹竿,當作軍旗使用。見「揭竿而起」條。 01.《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引漢.賈誼〈過秦論〉:「率罷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源) 參考詞語︰揭竿起注音︰ㄐ|ㄝ ㄍㄢ ㄑ|ˇ漢語拼音︰jiē gān qǐ釋義︰猶「揭竿而起」。見「揭竿而起」條。 01.清.袁枚〈與邵叔宋太史書〉:「伏念能古文者,代不數家,矧值陽數之摽季而孤為之,談者寥寥,宜也。然男兒作健,正應于此時揭竿起耳。」
短兵相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堅硬的甲冑,與敵軍近距離遭遇混戰,彼此的軍車車輪互相交錯,將士們就用短兵器,與對方激烈地搏鬥廝殺。軍旗滿布,把陽光完全遮蔽,敵人多得像雲一樣,雙方射出的箭矢紛紛從空中掉落,將士們不顧性命,奮勇向前。「短兵接」原是指以短小的刀、劍等武器交手搏鬥,後來「短兵相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近距離激烈地搏打、爭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