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7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舊時的交通工具。方形,通常用木頭或竹子製成,外罩布帷,轎身兩邊各有一根杆子穿過,須由人在前後抬著走。
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後並列,合力抬起轎子。也稱為「抬轎」。
3.合力吹捧逢迎,助人增長聲勢。如:「這次選舉,他專為一號候選人抬轎子。」也稱為「抬轎」。
觀音山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人抬人。以轎夫用轎子抬人上山比喻人互相捧場,互抬身價。《通俗常言疏證.交際.觀音山轎子人抬人》引《白羅衫劇》:「觀音山轎子人抬人,你叫我馬大爺,我自然叫你李二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若干人在前後抬著的交通工具。如:「上花轎」。《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下了轎,扛著大蟲,都到廳前,放在甬道上。」也稱為「轎子」、「車輿」。
熙來攘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行人來往眾多,非常熱鬧。《官場現形記》第八回:「只見這弄堂裡面,熙來攘往,轂擊肩摩,那出進的轎子,更覺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物體隆起的部分。如:「脊梁」、「鼻梁」、「山梁」。《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穿了一件家人們的長褂子,一雙雙梁的鞋子,不坐轎子。」
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轎子。如:「肩輿」、「彩輿」。《遼史.卷五五.儀衛志一》:「輿: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絡臂綰。」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下.滇遊日記九》:「油碧輿五六肩,乃婦人之遊於林間者,不能近辨其為何樹也。」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不識丁」原作「不識一丁」。據《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載,唐代時,張弘靖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掌管幽州地方的軍政。當他前往幽州上任時,當地百姓夾道觀看,看到他乘著轎子走在軍隊之中,大家都非常驚訝。因為當地的將軍都是與士兵一同日曬雨淋,從不坐轎子的,因此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為安祿山之亂的發起地,人民向來強悍尚武,張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太平,你們會拉弓射箭有什麼用?還不如去認識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量詞。計算帽子、轎子等的單位。如:「一頂草帽」、「兩頂斗笠」。《紅樓夢》第一四回:「堂客算來亦有十來頂大轎,三、四十頂小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