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途中     
瀏覽人次:1251 收藏人次:1087244
路上,路途之間。如:「妹妹在回家途中遺失了鑰匙和錢包。」
    
瀏覽人次:29387 收藏人次:6602878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10826 收藏人次:3886141
道路。如:「路途」、「旅途」。
層面、範圍。如:「用途」。
比喻達到目的的方法或過程。如:「成功的途徑」。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49208 收藏人次:4684685
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尚儒術,攘斥佛、老,以提倡古文為職志,文章自成一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他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頗有失志之感,〈進學解〉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文中敘述大學老師訓誨他的學生說:「你們要勤奮努力的學習,以後才能有成就。學問和品德都好,未來也不怕被埋沒。」話都還沒說完,就有一位學生譏笑他說:「老師,您不要騙我們了!這麼久以來,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抨擊異教邪說,排斥...
南轅北轍     
瀏覽人次:45248 收藏人次:2397210
據《戰國策.魏策四》載,戰國時,魏國安釐王想要出兵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臣子季梁得知了這個消息,立即從旅途中折返,想回去勸阻。一回到魏國,季梁顧不得衣服的髒亂和滿身的塵埃,便匆匆忙忙地趕去見安釐王,告訴他說:「我在路上遇到一個人,他要去楚國,卻駕車往北方走。我問他說你要去南方的楚國,怎麼會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說他有很快的馬、很多的旅費、很好的馬伕,所以絕對可以到達目的地。但實際上因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馬愈快、旅費愈多、馬伕愈好,反而使他離楚國愈遠。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業,取信於天下諸侯,依仗著強大的軍力去攻打趙國,想藉此擴充領地,提高聲望,其實這樣的舉動愈多,愈失信於天下,離成就霸王事業的心願也...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35166 收藏人次:1223861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窮困潦倒的盧姓書生,在一次路過邯鄲的途中,在一家旅店裡巧遇一位呂姓道士,兩人相談甚歡。言談中,盧生感慨自己人生不得意,有志難伸。交談了一陣子後,盧生感到疲倦,想休息一下,此時旅店的主人正在蒸煮著黃粱飯。於是道士就拿了一個枕頭給盧生,說:「你枕著這個枕頭好好睡一覺,就可以如你所願,得到榮華富貴。」睡夢中,盧生夢到自己娶了一個崔氏大戶人家的女兒為妻。仕途非常順遂,連連升遷,位高權重且俸祿極為豐厚;擁有許多良田、宅第、美女和馬匹,享受著無盡的榮華富貴,一直活到很老才死去。此時,盧生因為伸了個懶腰而醒了過來,發現自己睡臥在旅店中,而道士仍在身邊,旅店主人的黃粱飯都還沒有煮熟呢!他感...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32740 收藏人次:1469328
曹操率兵行軍至途中,士兵乾渴難耐,曹操就騙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誘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後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卻那裡得這銀子來!只好望梅止渴,畫餅充飢。」也作「說梅止渴」、「望梅消渴」。
夸父逐日     
瀏覽人次:30613 收藏人次:2259882
上古神話故事。傳說夸父威猛好勝,乃與太陽追趕競走,總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黃河、渭水仍然不夠,再往北邊大澤去找水喝,卻渴死在途中。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後來長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後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壯志但未竟大業。南朝宋.釋僧愍〈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當五道群品,無非是佛,斯則是何言歟!真謂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28457 收藏人次:3132338
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語本《論語.陽貨》:「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後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也作「道路風聞」。
瞠目結舌     
瀏覽人次:28208 收藏人次:3632028
「瞠目結舌」係由「瞠目」及「結舌」二語組合而成。
「瞠目」的意思是睜大眼睛。語或出宋.洪邁《夷堅志.丁志.卷一.金陵邸》。《夷堅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說,記載許多傳聞的怪異之事。〈金陵邸〉記載一個官員因調職赴臨安任官途中,路過金陵,投宿在官舍裡,正打算休息時。突然見到兩個怪人「瞠目」直視著他,還說了些怪話。這個官員被驚嚇得魂不附體,趕快搬離官舍到客棧的故事。
「結舌」的意思是說不出話。出自《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漢哀帝時,外戚專政,國家危亂,待詔李尋上書直諫哀帝,他勸哀帝: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就要能夠任用賢能。不能讓賢能之士像成帝時的王章一樣,因為直言極諫而被誣陷至死。這樣會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