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8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俗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俗教育是民國初期對民眾傳授通俗文化、科學、時事和公民道德知識的社會教育。民國元年(1912),教育部設立社會教育司管理此項教育;各地設有通俗教育館,至七年(1918)全國有三百多所,一般設有圖書室、博物陳列室、展覽室、講習所、體育場等,用以開展通俗教育活動。各地還設有通俗教育講演所,至十年(1921)全國共有一千八百八十一個,以「啟迪民智、普及教育、改良社會」為宗旨。另成立有通俗教育研究會,專門從事通俗教育的調查研究工作。此外,各地還有通俗圖書館二百八十六個,巡迴講演團九百四十個,巡迴文庫二百五十九個,閱報所一千八百二十五個,簡易認字學校三千零六十七所。三十八年(1949)後,不再使用通...
通俗教育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俗教育運動是以灌輸一般民眾常識,培養公德,並推展有關社會教育各種事務為宗旨的一種教育運動。一九一二年,民國肇建,教育家蔡元培時任教育總長。鑑於歐美社會教育發達,而我國卻相對落後,蔡氏乃積極提倡社會教育。渠在擬定教育部組織架構時,特設社會教育司,而與普通教育司、專門教育司並立,由其主管全國的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通俗教育館等社會教育設施,並負責各項社會教育事業。
  為推動社會教育事業,推行通俗教育便不可或缺。當時教育部若干官員與學者廖蔚芝等人乃於一九一二年四月發起組織通俗教育研究會。同年五月,章太炎、于右任、張謇等人也發起成立通俗教育研究會,期以灌輸一般民眾常識。此後,國民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敵」、「通航」、「通信」、「通車」、「通商」、「流通」、「互通有無」。
到達。如:「通往」、「條條大路通羅馬」。
全部、整個、都。如:「通宵」、「通通上去」、「通盤考量」。
明白、了解、懂得。如:「通曉」、「精通」、「通情達理」。
淵博。如:「通才」、「通人」。
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
報告、告知、傳達。如:「通報」、「通知」。
普遍的、共同的。如:「通病」、「通行」、「通性」、「通稱」、「通俗」。
量詞:A>用於計算文書、電訊數量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B>用於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土民情。如:「風俗」、「習俗」、「入境隨俗」、「移風易俗」。
一般的、普通的、大眾化的。如:「通俗」、「俗套」、「俗文學」。
不雅、不入流的。如:「俗氣」、「低俗」、「鄙俗」、「俗不可耐」。
平凡的、平庸的。如:「庸俗」、「俗人」、「凡夫俗子」。
泛指塵世人間。如:「俗世」、「俗緣」、「俗念」、「還俗」。
通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顯易懂且適合大眾的水準。《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