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8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達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印度高僧,中國禪宗的初祖。參見「菩提達摩」條。
菩提達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Bodhidharma的音譯。中國禪宗初祖。南印度人種姓不詳,出家後傾心於大乘佛法。來華時間有三說:一說南朝宋末;一說梁武帝普通元年;另說大通元年,到達廣州,後至北魏,所到之處,以禪法教人。遊嵩山少林寺,在那兒獨自修習禪定,時人稱為「壁觀婆羅門」。以二入四行為修行的方法。達摩的事蹟,隨著禪宗的發展,漸趨神異,並成為中國畫家所愛的畫題。在通俗俠義小說中,菩提達摩也成了少林武功的創始者。
巴西達摩鯊或雪茄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sistius brasiliensis (Quoy et Gaimard, 1824)
吻長約與眼前後徑等長眼位於頭之前側位齒式31~37/25~31;兩背鰭間距大於第一背鰭基底長之兩倍;第二背鰭基底末端與尾鰭上葉起點之距離,大於第二背鰭基底長的2倍;兩背鰭高度約略相同;胸鰭近似方形;腹鰭大於背鰭,尾鰭大型,上、下葉近乎對稱,下葉前緣長約為上葉前緣長之2/3。頸部具一明顯之環狀黑色帶。
本種為熱帶外洋性種類,於南北緯30度間之世界各大洋均可發現其蹤跡,中太平洋是最常出現的水域,臺灣則於北部海域有漁獲記錄。
分布水域極廣,外洋性,通常是夜間在表層水域被漁獲,不過其經常出現的水深為85~3,500公尺。本種有日夜垂直洄游的習性,因夜間洄游至較淺水域而被漁獲,日間則洄游至深層水域。由其修長的體形、小型的偶鰭,及體內具大型且富含油脂的肝臟判斷,其在水中的移動並非依賴各鰭。卵胎生,其上、下頜均具大型且銳利的牙齒,因此得以攻擊體型遠大於牠的旗魚、鮪魚、海洋哺乳動物等。最大約可成長至50公分左右,最小性成熟體長雌、雄分別為38公分及31公分。
由於其體形小,數量亦十分有限,因此不具任何經濟價值,可由底拖網或圍網漁獲。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鎧鯊科(Family Dalatiidae),Sleeper Sharks
獅頭毒鮋(達摩毒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rosa erosa (Langsdof, 1829)
體形粗壯且高,體部光滑無鱗,皮下隱有皮膚腺呈瘤狀。頭部粗大圓形,多凹凸,棘稜低而鈍,頭頂有一明顯的四方形凹窩,眼之周緣有皮突,吻圓鈍,前鰓蓋有5枚明顯的鈍棘,胸鰭寬圓位低,無游離鰭條。背鰭與臀鰭最後一鰭條鰭膜與尾柄部相連。體為黃褐色,體側及各鰭均具有寬闊大橫紋及黃斑。體長可達20公分。
日本南方海域至澳大利亞東部均有分布。
分布於近海的暖水性底棲魚類,棲地為泥沙底質的海域,常呈半埋伏狀,隱於珊瑚礁或海藻中,會擬態成礁石或海藻,體色亦隨棲息之環境,而改變,肉食性,以小型魚類、蝦蟹為主食,鰭棘含毒腺,為魚毒中最劇者,可使人致死。
屬於中型魚鮋科魚類,普遍常見,體型較小,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
達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衣、袈裟。《西遊記》第三六回:「那三藏光著一個頭、穿一領二十五條達摩衣,足下登一雙拖泥帶水的達公鞋,斜倚在那後門首。」
達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唐代外來樂舞。又名《泛蘭叢舞》。《唐會要》說:「《泛蘭叢》,羽調曲。又有《急泛蘭叢》」。《樂府雜錄》說:「《達摩支》,健舞曲也」。健舞《達摩支》不是中原傳統樂舞,它與印度僧人人名達摩相同,達摩是南印度王第三子,舞名《達摩支》可能隨印度僧人來中國傳教時傳入。《達摩支》可能是具有《胡舞》雄健風格的英姿豪爽的健舞。溫庭筠有《達摩支詞》:「擣麝成塵香不滅,拗蓮作寸絲難絕。紅淚文姬洛水春,白頭蘇武天山雪。君不見,無愁高緯花漫漫,漳浦宴餘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虜,欲吹羌管先汎瀾。舊臣頭鬢霜華早,可惜雄心醉中老。萬古春歸夢不歸,鄴城風雨連天草」。內容係 歎邊塞風光,和濃郁的思鄉之情。
達摩毒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粗壯,稍延長,後部側扁。頭粗大,多凹凸,眼間隔間具有一寬廣的隆起稜,其後方有一似四方型的凹槽。眼中大,上側位,周緣有皮突。前鰓蓋骨5棘;鰓蓋骨2棘。唇具皮瓣。體裸露。背鰭連續,硬棘部鰭膜稍凹入,硬棘短,具 XIV,軟條 5-7(通常為6),最後之鰭條有膜與尾柄相連;臀鰭基底稍長於背鰭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III,軟條5-6(通常為5),最後之鰭條有膜與尾柄相連;胸鰭寬圓,延伸至肛門後端,無游離鰭;腹鰭鰭條 I+4,胸位,上方鰭條有膜而連於胸部;尾鰭圓截形。體色多變化,ㄧ般多呈黃褐色,體側有寬大的橫紋與黃斑;胸鰭、臀鰭及尾鰭具6-8條深色橫紋。
巴西達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正圓柱形,細長;頭稍寬扁,頭長稍小於吻端到尾鰭起點長的1/4;吻頗短,厚而肉質,眼前吻長約等於眼徑;眼卵圓形,後端尖,眼徑約為口前吻長的1/2;鼻孔小,約為眼徑的1/3,甚近吻端,斜位,前鼻瓣小,三角形突出;噴水孔位頭背面,卵圓形,孔徑為眼徑的1/2,位於眼睛後上方;口裂橫平,上唇發達,口角具翼狀厚唇褶,下顎後方無下唇褶;口角外側具一頗長之斜行深溝;齒上下顎不同形;上顎有一較小而直立的正中齒,每側約15-16齒,稍外斜;下顎齒大而直立,正中齒與兩側齒等大,每側12-15齒,基底長方形,兩側互相重疊,齒冠呈側扁三角形,齒緣光滑;上顎齒3-4行在使用,下顎齒一行在使用;鰓裂較小,位於體側中央;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切磋。如:「觀摩」。
接觸、靠近。如:「摩肩而過」、「摩天大樓」。
揉動、擦動。如:「摩擦」、「按摩」。
損傷。如:「摩頂放踵」。
摩登:流行、迎合時尚。英語m的音譯。如:「摩登女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如:「到達」、「抵達」。
通。如:「直達車」、「四通八達」。
見解透澈,通曉明白。如:「知書達禮」、「通情達理」、「通權達變」。
表明、告知。如:「表達」、「傳達」、「轉達」、「辭不達意」。
顯要的。如:「顯達」、「達官貴人」。
興旺。如:「發達」、「飛黃騰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