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違反     
瀏覽人次:2353 收藏人次:386543
違背、不合。漢.王充《論衡.問孔》:「夫攻子貢之短,可言賜不好道德而貨殖焉,何必言不受命,與前言富貴在天相違反也。」晉.范甯〈春秋穀梁傳序〉:「又引左氏公羊以解此傳,文遇違反,斯害也已。」也作「違背」。
    
瀏覽人次:13006 收藏人次:5699562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瀏覽人次:12487 收藏人次:3913318
不遵從、背離。如:「違背」、「違反」、「違法」、「違命」、「違犯」、「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49991 收藏人次:4165478
4.違反、違逆。《孟子.告子下》:「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只因難拂你老先生一片為好的意思。」
冠冕堂皇     
瀏覽人次:48092 收藏人次:1601348
。他在軍中時,與走卒打成一片,感情甚篤。當時管軍務的監軍御史將軍地據為己用,做起生意來。胡建認為監軍違反軍紀,理當問斬。於是告訴走卒說:「有人不守軍紀當斬,我要你們抓誰就抓誰,斬誰就斬誰。」於是在選兵馬之日,監軍與其他軍官坐在廳堂上,胡建帶著走卒下堂拜見後,指著監軍叫道:「取彼!」走卒便一擁而上將監軍抓下堂來,胡建又下令:「斬之!」走卒就將他斬殺。後來這兩個詞語就被合用成「冠冕堂皇」,形容莊嚴體面、氣派高貴的樣子,亦用於形容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樣子。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41581 收藏人次:3596415
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注解〕
(1) 回:違反
(2) 疚:音ㄐ|ㄡˋ,慚愧後悔。
(3) 章:表揚、顯揚。
屢試不爽     
瀏覽人次:34097 收藏人次:1559555
爽﹑直爽。3. 明亮。4. 犯錯﹑違失。如:屢試不爽。詩經˙鄘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5. 失﹑違反。如:爽約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無>> 相反詞 <<無>> 5.例句 這個方法十分有效,屢試不爽。
    
瀏覽人次:31598 收藏人次:8729207
5.責備。[例]他因為違反校規被導師說了一頓。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30495 收藏人次:1355570
表面上裝著遵守奉行,實際上卻違反不照辦。《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勸戒屬員,嗣後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陽奉陰違,定行參辦不貸。」
吹毛求疵     
瀏覽人次:27559 收藏人次:907922
韓非,戰國時韓國的宗室公子,是當時先秦諸子學派裡,一位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主張君王治理國家須結合法、術、勢三者。《韓非子.大體》指出識大體的人,不會讓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迷惑己心,也不會以一己的私利追求而操心勞神。韓非認為法治精神是重要的,他認為古時能執守大體的君王,用嚴明的法律來治理國家,用分明的賞罰來獎善懲惡,用客觀的標準來評量事物的輕重大小;不違反天理,不傷害人性;也不在細微的地方刻意尋找缺點和毛病。後來原文中「吹毛而求小疵」,演變成「吹毛求疵」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