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遠交近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睦遠國,攻伐近鄰的外交手段。《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得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水滸傳》第七回:「莫若以納遼之幣歸之於金,坐復燕雲故土,正合遠交近攻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擊。如:「攻打」、「進攻」、「攻擊」、「圍攻」、「攻守俱佳」。
研習、研究。如:「攻讀」、「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指責。如:「群起攻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不近的。如:「遠方」、「遠客」、「遠路」、「遠水救不了近火」。
不親近。如:「疏遠」、「遠親」。
深奧。如:「深遠」、「言近旨遠」。
遠離、避開。如:「遠嫌」、「遠小人」、「敬鬼神而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吩咐。如:「交代」。
托付、付給。如:「交貨」、「交卷」、「交差了事」。
接合。如:「交界」、「交點」、「交頭接耳」、「春夏之交」。
相互往來。如:「交流」、「交換」、「結交」、「打交道」、「公平交易」。
一齊。如:「風雨交加」、「飢寒交迫」、「雷電交作」。
結識朋友。如:「交朋友」。
友誼、朋友。如:「深交」、「手帕交」、「生死至交」、「刎頸之交」。
兩性媾合。如:「交配」、「交尾」、「性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不遠。如:「近親」、「近日」、「遠近馳名」、「遠水救不了近火」。
明白的、淺顯的。如:「淺近」。
相似。如:「近似」、「知恥近乎勇」。
親密。如:「親近」、「兩家人走得很近。」
合乎、合於。如:「不近情理」、「不近人情」。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昭襄王。姓嬴,名稷(西元前325∼前251),戰國時秦國國君,在位五十六年,卒諡昭襄。在位時用范雎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國勢強盛。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皆受挫於藺相如。 (8) 叱:呵斥、責罵。 (9) 肉袒負荊:裸露上身,背負荊條。袒,音ㄊㄢˇ,脫衣露出上身。荊,指荊木枝條製成的鞭子,古代用作刑杖。 (10) 寬:度量宏大、包容寬恕。 (11) 卒:終於。 (12) 驩:音ㄏㄨㄢ,通「歡」,友好。
怒髮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免於屈辱,遂封為上卿。 (3) 秦王:指秦昭襄王。名稷,戰國時秦國君,生卒年不詳。在位時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國勢強盛。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皆受挫於藺相如。 (4) 趙: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5) 璧:指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命名為「和氏璧」,後輾轉為趙惠文王取得。 (6) 瑕:音ㄒ|ㄚˊ,玉上的斑點。 (7)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2《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昭襄王。姓嬴,名稷(西元前325∼前251),戰國時秦國國君,在位五十六年,卒諡昭襄。在位時用范雎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國勢強盛。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皆受挫於藺相如。 (8) 叱:呵斥、責罵。 (9) 肉袒負荊:裸露上身,背負荊條。袒,音ㄊㄢˇ,脫衣露出上身。荊,指荊木枝條製成的鞭子,古代用作刑杖。 (10) 寬:度量宏大、包容饒恕。 (11) 卒:終於。 (12) 驩:音ㄏㄨㄢ,通「歡」,友好。 (13) 刎頸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見「刎頸之交」。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藺相如為上卿,均有功績。 (3) 秦王:指秦昭襄王。名稷,戰國時秦國君,生卒年不詳。在位時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國勢強盛。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皆受挫於藺相如。 (4)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5) 怒髮上衝冠:盛怒的樣子。見「怒髮衝冠」。 (6) 布衣之交:平民之間相互的交往。 (7) 驩:音ㄏㄨㄢ,通「歡」,歡心、友好。 (8)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指教!不管事情大小,不管牽扯到誰,即便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也請先生直說。」范雎就向秦王進言實行遠交近攻政策,以統一中原。當下,秦昭王拜范雎為客卿,過了幾年,秦昭王把相國撤職,並且不讓太后參政,正式拜范雎為丞相。後來「裹足不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裹足莫肯即秦」演變而出,形容有所顧忌,而停止腳步,不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