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適應     
瀏覽人次:4773 收藏人次:126184
對不同的生活環境、方式、時間、人、事、物能調整個體自己而生活愉快的狀態。如:「你如果不能適應這樣的工作環境,應該另謀發展。」
社會適應     
瀏覽人次:2600 收藏人次:0
  「適應」一詞廣泛應用於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及教育學等研究及著作中,意指有機體與環境建立和諧與均衡之關係的過程。最早使用此一名詞的社會學者為斯賓塞(Herbert Spencer),他提出「生活即是內在關係(internal relations)和外在關係(external relations)的適應」,此後即有其他社會學者沿用此名詞。不過由於「適應」一詞的意義常含混不清,為了便於研究,一般學者因而多將此一名詞分為兩類:(1)個人適應(personal adjustment):指個人與特定社會情境處於和諧的狀態或達成此種狀態的過程;(2)社會適應(social adjustment):...
適應行為的評量     
瀏覽人次:2118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定義2 二、評量工具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定義根據美國智能障礙協會的解釋,「適應行為」是指個體所累計習得的概念技能、社會技能及實務技能,使個體能功能性地應付日常生活。當適應行為能力顯著受限時,將衝擊到個體的日常生活並影響個體對某些特定情境或環境力顯著受限時,將衝擊到個體的日常生活並影響個體面對某些特定情境或環境的能力。其中,「概念技能」包括:表達和接受語言;閱讀和書寫;數學概念;邏輯原理;符號表徵等。「社會技能」包括:人際關係;...
適應     
瀏覽人次:1021 收藏人次:0
指一系統經不斷監視自己的動作,而修改參數以適應使用環境的能力。軟體的適應性則指該軟體能否易於適應其他相近似的用途。
皮亞傑的適應     
瀏覽人次:86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皮亞傑的適應1.1 適應1.2 適應的別稱1.3 適應的例子1.4 教育上的使用1.5 參考書目 皮亞傑的適應 適應是因應環境,調整基模的歷程。註2...
適應行為     
瀏覽人次:761 收藏人次:0
  適應行為指個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適應環境要求的行為表現。適應行為包括個人獨立與社會責任兩方面,其良窳通常須參照個人的年齡與所屬文化團體的期待而定。從發展的觀點言,嬰兒期及兒童前期,適應行為著重於感覺動作技能、溝通技能、自理能力及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兒童期及少年期著重於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學業技能,在複雜的社會情境中應用推理與判斷能力及社會技能;青年期及成人期,則著重於職業的與社會的責任和表現。
  近年學界對於智能不足的定義,多採「社會能力不足」與「智能低下」雙重標準,適應行為欠佳乃鑑定智能不足的一項必要條件。美國智能不足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enta...
課程適應     
瀏覽人次:389 收藏人次:0
  「課程適應」一詞,可用於教室層次及整個教育系統層次中,是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地區的特性及教師專長能力等因素,修正所學科目原先的設計,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教師在教室實施正式課程時所作的各種課程改變的決定,都是課程適應討論的範圍。
  課程在實施時有兩種觀點。一為忠實觀:指實際使用者的所作所為,符合原先設計者意圖的程度,若接近原先的課程計畫,就忠實,反之愈不忠實;二相互調適觀: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因應調整,因為課程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絕非是單向的傳播接受,而是雙向的影響改變歷程。由於學校所處的社會文化及地理環境、學校及學生的特質與教學情境的不同,因此課程適應是必要的。課程實...
氣候馴化(或氣候適應     
瀏覽人次:222 收藏人次:0
  生物對一新環境中之氣候條件的適應過程。每種生物之發育均與其生存環境之氣候有關,這是長期適應的結果。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發展受制於自然環境,在「物競天擇,自然淘汰」之定律下,祇有能適應的物種才能保留下來,繼續繁衍。
  所以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改變,原來生存於其氣候條件下之生物,必須調整其自身之機能,以重新適應新的氣候條件,以便生存。同樣在一地方引進新的動植物或物種,則此新進入者必須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否則不能生存。
適應不良     
瀏覽人次:205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個體無法有效應付生活上、環境上的需求,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並符合別人的福祉時,稱為適應不良。
適應性濾波器     
瀏覽人次:199 收藏人次:0
一種數位濾波器,其濾波器的參數隨時視濾波器結果,依一定法則調整,以獲得最佳之濾波效果。最常用之調整法則為最小均方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