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33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適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合、妥當。《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鍾繇傳》:「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
檢索結果的適當性和相關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關性(Relevance)和適當性(Pertinence)在資訊儲存與檢索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名詞。有些人把相關性和適當性當成一個可以互換的名詞,事實上,這二個名詞並不完全相同。在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相關(Relevant)時,我們通常是以所找到的資料是否能解答問題或是否滿足資訊需求作為判斷標準。如果所得資料能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我們就判斷該資料相關。這種相關判斷(Relevance Judgement)是相當主觀的,不同的人常會有不同的判斷結果。至於適當性則是一種特殊條件下的相關判斷,它也是建立在所得資料是否能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但卻是針對某個人在某段時間的特殊資訊需求,所以只有資訊需求者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合宜。如:「恰當」、「適當」、「妥當」、「若有不當之處,請多指教。」《禮記.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恰好、相合。如:「適合」、「適切」、「適當」。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凡事要恰當適中即可,超過或不足都不適當。[例]做事情固然要積極進取,但也需適可而止,過猶不及都不足取。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重。
守株待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韓非子,闡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時宜,來建立適當的政策與設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認為古代聖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適不適合當前社會。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宋國有個農夫,有天在耕作時,看見一隻兔子跑過來。那隻兔子可能太驚慌了,沒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樹,把脖子撞斷死了,農夫便不勞而獲地得到那隻兔子。他想以後如果都可以這樣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於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樹旁等兔子送上門來。結果從此以後再也沒得到任何一隻兔子,反而讓自己成為全宋國的笑柄。所以,用舊法來治理國家,就像這個守兔之人,根本會徒勞無功。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守株待兔」,用來比喻拘泥守成,也用來...
曇花一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曇花,優曇婆羅華的簡稱,即無花果。印度傳說無花果只在聖王出世時才會開花。見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四.上》。謂佛的出世、說法如優曇婆羅華出現,其含意有二:一說指在適當時機才會出現;一說指希有難得。後多用於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現便迅速消失。如:「劃過天際的流星,短暫而絢爛,猶如曇花一現。」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機階段(motivational phase)指個體不僅經由觀察模仿從楷模身上學到行為,而且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社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1.學生自律行為的養成2.自律行為養成的心理歷程(1)自我觀察:指個人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觀察。(2)自我評價:指個人經由自我觀察後,按照自己所訂的行為標評判自己的行為。(3)自我強化:指個人按照自訂標準評判過自己行為之後,在心理上對自己所做的獎勵或懲罰。 參考書目註1: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註2: 班杜拉(1977)...
不疾不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快不慢,形容能掌握事情進展的適當節奏。如:「只聽他不疾不徐的慢慢道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