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那米比沙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role anchietae (Bocage, 1867)
體背以褐色為主,並有許多淺色斑點綴其間,尾巴及後腿內側則帶有鮮黃色,腹面為白色;體背鱗片細緻,頭吻扁平且外突,後肢長且外伸,四肢趾皆細且趾端皆具鬚狀鱗,全長最大約達12.5公分。
僅分布於非洲之那米比沙漠 (Namib Desert)。
日行性地棲型蜥蜴,完全適應沙漠之生活,由於具鬚狀鱗之細趾,故能快速的在沙地奔跑,而不陷落其內,雖然此蜥能容忍高達攝氏44℃之溫度,但仍有特別的降溫舞(Thermal dance)滑稽行為--會將尾巴及身體呈對角線的二隻腳交替舉起(即一次舉起左前肢和右後肢,下一次便會舉起右前肢和左後肢)讓四肢溫度不致過高,而當遇到危險時牠們則會鑽入沙中,倘若無法逃離時則會有往敵人跳去的防域行為,雄蜥生殖季時領域性很強;雜食性,會以硬殼甲蟲或其他昆蟲為食,乾季時則會吃植物種子,雌體一次可產1~2顆卵。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正蜥科(Family Lacertidae),Lacertids, True Lizards, Typical Lizard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量。如:「比較」、「比賽」、「比武」、「無與倫比」。
數學上指同類的兩數相除。如:「三比二」。
作譬喻。如:「比方」、「比喻」、「比如」。
摹擬。如:「比畫」。
表示比賽得分的對比。如:「這場球賽的結果為3比1。」
並、靠。如:「肩比肩」。
接連的。如:「天涯若比鄰」。
依附。如:「朋比為奸」。
近來、最近。如:「比來」、「比年」。
屢屢、常常。如:「比比皆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代詞。與「這」相對。如:「那天」、「那地方」、「那本書你買不買?」
表示承接、轉折的語氣詞。如:「要是你沒空,那我找別人陪我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蜥蜴:一種爬蟲類動物。種類繁多,體型隨種類不同而有差別,身長多在三十公分左右,四肢粗短,具有鉤爪或吸盤,尾巴遇敵害會自動斷掉,以轉移敵人的注意力。捕捉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溫帶和寒帶地區蜥蜴有冬眠的習性。或稱為「龍子」、「石龍」、「石龍子」、「四腳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皮殼的穀類植物的種子或果實。如:「白米」、「稻米」、「糯米」、「小米」、「糙米」、「花生米」。
成粒似米的東西。如:「蝦米」。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即公尺。一米等於一百公分。如:「百米賽跑」。
部首。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細碎的石子。如:「泥沙」、「河沙」、「海沙」、「飛沙走石」。
像沙子般的東西。如:「豆沙」、「金沙」。
聲音粗啞。如:「沙啞」。
瓜果過度成熟,肉質鬆散而呈微粒狀。如:「這片西瓜吃來沙沙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