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那麼     
瀏覽人次:3039 收藏人次:162748
1.如此、那樣子。指示代詞。指示性質、狀態、方式、程度。如:「沒想到來了那麼多人。」「你又何必那麼生氣?我只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
2.連詞。表示承接上文的語意。如:「既然你不想去,那麼我就不再勉強你了。」《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怎麼索興連飯也不叫吃了呢﹖那麼還吃餑餑。」
3.那邊。《紅樓夢》第九七回:「李紈又囑咐平兒打那麼催著林之孝家的,叫他男人快辦了來。」
那麼     
瀏覽人次:143 收藏人次:0
如此。表示某項動作或事態的省略說法。如:「別那麼著固執,否則沒有人願意再與你溝通。」
那麼     
瀏覽人次:136 收藏人次:193457
從此。如:「自從你出遠門後,老爺打那麼得了病,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康復。」
那麼點兒     
瀏覽人次:121 收藏人次:0
形容數量不多。如:「那麼點兒東西你都提不動,怎麼能出外旅行呢?」
    
瀏覽人次:39622 收藏人次:9116625
參見「甚麼」、「這麼」、「那麼」等條。
    
瀏覽人次:22036 收藏人次:8050020
指示代詞。與「這」相對。如:「那天」、「那地方」、「那本書你買不買?」
表示承接、轉折的語氣詞。如:「要是你沒空,那我找別人陪我去。」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116604 收藏人次:2093968
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裏,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 活的主動性。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艾瑞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74292 收藏人次:3405993
「過猶不及」的意思是做事過分就好比做得不夠一樣,皆不妥當。這句話出自《論語.先進》篇,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誰比較賢明?」孔子答說:「子張做事過分了些,子夏卻有所不及。」子貢接著問:「那麼子張比較賢明嗎?」孔子說:「過分和不及,同樣的不好。」孔子認為謹守「中庸之道」才是最適合的。後來「過猶不及」被用來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處。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70488 收藏人次:2196160
們所具備的認知歷程和結構,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若兒童既有的思考模式和既有的基模足以面對環境的挑戰,那麼兒童便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但有時候兒童所接收的訊息與其既有的基模搭不上,導致認知失衡,於是會試圖藉由同化來重建平衡,也就是將新訊息併入其既有的基模之中的一種歷程;然而,也有可能需要藉由改變既有基模以納入新訊息,也就是調適。這兩種歷程共同作用的結果,賦予個體具有更高的適應性。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過程或建構過程有四個核心概念: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與基模(schema,scheme)基模:個體運用...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53849 收藏人次:3897109
據《國語.周語下》載,春秋末年,周景王打算要鑄造一口極大的鐘。單穆公和樂師州鳩知道了這件事,便勸阻景王打消念頭。他們認為:那麼大的鐘雖然少見,但是聲音不一定和諧好聽,若因此勞民傷財,造成人民的痛苦,更是沒有必要。然而景王並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仍然執意鑄鐘。隔年,大鐘鑄成了,平日慣於獻媚的樂工們,紛紛向景王讚美大鐘的聲音非常和諧、好聽。景王十分高興,就找來當初反對鑄鐘的樂師州鳩,對他誇耀的說:「看吧!鐘聲果然很好聽,你的顧慮是多餘的。」州鳩對於景王的無知和自誇十分不以為然,就回答說:「大王鑄造大鐘,如果人民都十分贊成,那才叫和諧。如今勞民傷財,人民都對大王十分怨恨,這種情形怎麼能叫做和諧呢?而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