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29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錢和布匹。《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行珠玉金帛,賂諸侯宗室大臣,獨竇氏不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玄宗曉得他傳授不盡,多將金帛賞賚,要他喜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絲織品的總稱。如:「絹帛」、「絲帛」、「布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元素。符號為A。金屬元素之一,質地柔軟,延展性大,可與銀、銅等合金製成貨幣、裝飾品、筆尖等。因為顏色黃澄,一般稱為「黃金」。
金屬的泛稱。如:「合金」、「五金」。
錢。如:「金額」、「你身上有多少現金?」
比喻寶貝、珍貴的。如:「金口」、「金孫」、「金科玉律」、「金玉良言」。
比喻堅固的。如:「金石盟」、「固若金湯」。
顏色澄黃,像金子的顏色。如:「金針花」、「金絲猴」、「金黃色的稻田」。
五行之一,如:「水、火、木、金、土」。
太陽系的行星之一。如:「金星」。
朝代名。
部首。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美好、漂亮的人。《孟子.萬章上》:「知好色,則慕少艾。」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六齣:「積得些金帛,娶了些嬌艾。」
實事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河間獻王劉德》河間獻王德1>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2>,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3>,加金帛4>賜以招之。繇是5>四方道術之人不遠千里6>,或有先祖舊書,多奉以奏獻王者,故得書多,與漢朝7>等。是時,淮南王安亦好書,所招致率多浮辯。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皆經傳說記,七十子之徒所論。其學舉六藝,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修禮樂,被服儒術,造次必於儒者。山東諸儒(者)〔多〕從而游。 〔注解〕 (1) 河間獻王德:劉德(?∼西元前130),西漢景帝第三子。景帝前二年立為河間王。修...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罷遣鮮卑、烏桓、羌胡兵,封蘇拔廆為率眾王,又賜金帛。鄧鴻還京師,坐逗留失利,下獄死。後帝知朱徽、杜崇失胡和,又禁其上書,以致反畔,皆徵下獄死,以鴈門太守龐奮行度遼將軍。逢侯於塞外分為二部,自領右部屯涿邪山下。左部屯朔方西北,相去數百里。八年冬,左部胡自相疑畔,還入朔方塞,龐奮迎受慰納之。其勝兵四千人,弱小萬餘口悉降,以分處北邊諸郡。南單于以其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始與安國同謀,欲考問之。烏居戰將數千人遂復反畔,出塞外山谷閒,為吏民害。秋,龐奮、馮柱與諸郡兵擊烏居戰,其眾降,於是徙烏居戰眾及諸還降者二萬餘人於安定、北地。馮柱還,遷將作大匠。逢侯部眾...
赴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ù huǒ釋義︰即「赴湯蹈火」。見「赴湯蹈火」條。 01.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且須散金帛犒師旅,使聞鼓而蹈湯赴火,聞金而星布雲合。」 參考詞語︰蹈赴湯火注音︰ㄉㄠˋ ㄈㄨˋ ㄊㄤ ㄏㄨㄛˇ漢語拼音︰dào fù tāng huǒ釋義︰即「赴湯蹈火」。見「赴湯蹈火」條。 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君子殺身以成仁,徇其毅烈,蹈赴湯火,旁雪不平,乃寶之志也。」 02.清.王韜〈代上廣州府馮太守書〉:「犬馬之報,惟力是視,雖蹈赴湯火所不辭。」 參考詞語︰赴湯投火注音︰ㄈㄨˋ ㄊㄤ ㄊㄡˊ ㄏㄨㄛˇ漢語拼音︰fù tāng tóu huǒ釋義︰猶「赴湯蹈火」。見「赴湯蹈...
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秦王政二十六年 統一天下,建立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皇帝的坐車,亦指貴族富豪的車子。唐.杜甫〈哀江頭〉詩:「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長安中富貴之家,豪傑之士,輦輸金帛求聘他為偶的,不知其數。」
布衣卿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百姓方有受教育的機會,進而因為自己的才能,而受到國家的任用當官 3.故事內容 於是資蘇秦車馬金帛以至趙。而奉陽君已死,即因說趙肅侯曰:「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賢君之行義,皆願奉教陳忠於前之日久矣。雖然,奉陽君妒而君不任事,是以賓客游士莫敢自盡於前者。今奉陽君捐館舍,君乃今復與士民相親也,臣故敢進其愚慮。……臣聞明主絕疑去讒,屏流言之?,塞朋黨之門,故尊主廣地彊兵之計臣得陳忠於前矣。故竊為大王計,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以從親,以畔秦。……於是六國從合而并力焉。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北報趙王,乃行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