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4.03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口表示意見。《三國演義》第四七回:「蔣幹再欲開言,周瑜已入帳後去了。」《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仲翔尚未開言,聶慕政搶著說道:『不論官送自費,都是一般的學生。』」
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後漢書.卷一五.來歙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若懷迷不反,當顯明刑書。」指政府鼓勵人民充分發表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雖陛下廣開言路,無所諱忌,而臺諫所擊,不過先朝之人,所非不過先朝之法。」《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現在朝廷廣開言路,昨兒新下上諭,內務府人員,可以保送御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關閉的狀態啟動。如:「開門」、「開始」、「開口」。
舒張、綻放。如:「開花」、「開懷」、「開心」、「花朵盛開」。
發掘、拓展。如:「開發」、「開源節流」、「開疆闢土」。
引導、啟發。如:「開導」。
創辦、設立。如:「開店」、「開工廠」。
沸騰。如:「水開了」。
看透、豁達。如:「想開」、「看開」。
擴張、擴大。如:「傳開」、「散開」。
條列、列出。如:「開藥」、「開發票」、「開書單」。
量詞。用於計算紙張大小尺寸的單位。切割一大張紙為若干分之一稱為「開」。如:「對開」、「四開」、「十六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重。
面面相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面面相窺注音︰ㄇ|ㄢˋ ㄇ|ㄢˋ ㄒ|ㄤ ㄎㄨㄟ漢語拼音︰miàn miàn xiāng kuī釋義︰猶「面面相覷」。見「面面相覷」條。 01.《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廷臣不知來意真偽,是何緣故,面面相窺,不敢開言。」 02.《老殘遊記.第四回》:「(玉大人)就指著衣服向于家父子道:『你說這衣服那裡來的?』于家父子面面相窺,都回不出。」 03.《紅樓夢.第九四回》:「麝月等回來,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窺。」 參考詞語︰面面廝覷注音︰ㄇ|ㄢˋ ㄇ|ㄢˋ ㄙ ㄑㄩˋ漢語拼音︰miàn miàn sī qù釋義︰猶「面面相覷」。見「面面相覷」條。 01.《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從諫如流反義:固執己見,拒諫飾非,剛愎自用辨似: 「從善如流」及「從諫如流」都有接受別人意見的意思。 「從善如流」側重於接受好的意見;「從諫如流」側重於接受別人的規勸。 從善如流 從諫如流 辨似例句 ○ ㄨ 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廣開言路,~,否則獨斷獨行,必將喪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禍。 ㄨ ○ 我們的長官,潔身自愛,~,只要有缺失,任何人進諫,都虛心接受。
循規蹈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ǔ釋義︰即「循規蹈矩」。見「循規蹈矩」條。 01.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九》:「近歲有一二少年,雖開言有可喜者,而不肯循蹈規矩,好奇尚怪,遇事輒發。」 參考詞語︰蹈矩循規注音︰ㄉㄠˋ ㄐㄩˇ ㄒㄩㄣˊ ㄍㄨㄟ漢語拼音︰dào jǔ xún guī釋義︰即「循規蹈矩」。見「循規蹈矩」條。 01.元.黃溍〈代淛東憲使請立耶律文正公書院公牒〉:「凡升堂而入室,必蹈矩而循規。」 02.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三齣》:「積善存仁,蹈矩循規太古民。」 參考詞語︰蹈規循矩注音︰ㄉㄠˋ ㄍㄨㄟ ㄒㄩㄣˊ ㄐㄩˇ漢語拼音︰dào guī xún jǔ釋義︰即「循規蹈矩」。見「循規蹈矩」條。 01.明.徐...
後生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張權正要開言,廷秀上前道:『自古道:後生可畏。年紀雖小,手段卻不小了。且試做了看,不要輕忽了人。』」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即將實現。宋.司馬光〈乞開言路狀〉:「以為言路將開,下情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待也。」宋.曾肇〈上徽宗皇帝論內降指揮不可直付有司〉:「推今日欲治之心,為之不已,太平之功,指日可待。」也作「指日而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