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5.88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閻若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36~1704)字百詩,山西太原人。清初學者,人稱潛邱先生。工詩古文,深通經史,長於考證,嘗辨古文尚書之偽。著有古文尚書疏證、潛邱劄記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好像。如:「不若」、「欣喜若狂」、「旁若無人」、「大智若愚」、「似有若無」。
假如、如果。表示假設。如:「倘若」、「假若」、「若是」、「若非」。
你、你的。如:「若輩」。
若干:大約計量的詞,即多少。如:「若干年後,你就會明白爹的用心了。」
般若:佛教用語。指能證悟的智慧。如:「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
里巷。如:「窮閻陋屋」。
閻王:傳說中統治地府的神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像環的玉器。清.鄭珍《說文新附考》卷一:「璩,環屬。」
2.姓。如漢代有璩光岳。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幾時盡是譏刺他人。衹緣序者立例,篇篇要作美刺說,將詩人意思穿鑿壞了。”。清朝力主恢復毛、鄭之學,閻若璩作《毛朱詩說》,毛奇齡作《白鷺洲主客說詩》,陳啓源作《毛詩稽古編》,用意在否定朱熹之《詩集傳》。段玉裁寫《毛詩故訓傳》,孫燾寫《毛詩說》,用意在否定鄭玄之說。再者,皮錫瑞作《詩經通論》,王先謙作《詩三家集疏》又進一步否定毛詩之說,要回復到齊、魯、韓三家詩義。 評價與影響 《詩經》為中國第一部純文學的專著,它開啟了中國詩敘事、抒情的內涵,稱「純文學之祖」。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確定了中國詩的修辭原則及押韻原則,稱「...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士張英學習四書五經、向滿漢文翻譯大家徐元夢學滿文,以及和原任禮部尚書的顧八代學習經典,大考據學家閻若璩也一度受聘府中。而在眾多的授業師傅之中,與雍正關係最密切的是顧八代,雍正自云自幼便與顧八代朝夕共處,聽其講論忠孝大義,研究經書,獲益良多。顧八代乃滿洲鑲黃旗人,好讀書、善騎射征戰,可說文武兼備。其於康熙「二十三年八月直尚書房、二十四年擢內閣學士,……二十八年擢本部尚書」,官運可謂平順,但晚年康熙觀其「不宜部院,著革任以世職隨旗行走,仍直內廷。」此後顧八代一直在內廷教育皇子,三十七年(1698年)因病乞休,退職後過著清...
幽夢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了風花雪月、香草美人、飲酒玩賞等字眼。而對張潮起主導作用的清初思想則來自於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閻若璩等人,體現在書中如談讀書貴博學、重創新;為人處事宜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等。《幽夢影》屬於語錄體,不同於唐、宋語錄的道學氣十足,風格風流而詼諧,內容十分活潑。在藝術特色方面共有三項表現:一是富於想像與聯想,使得文字空靈、空間闊大;二是善用比喻,使得形象突出、道理深刻,予人具體生動之感;三是善用排比、對偶,體現了節奏、聲韻勻稱的美感。
偽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託前人名氏所著成的書。[例]清人閻若璩考證出《古文尚書》是一本偽書。
朱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蘸朱墨的毛筆,多用以批點或校閱文稿,批改學生作業等。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四:「宋景公脩唐書,稿用表紙朱界,貼界以墨筆書舊文,傍以朱筆改之。」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一.閻若璩》:「今悉準之說文,於漢隸字原中取一正體,以朱筆標出之。」也作「硃筆」。
贅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餘無用的文字。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一.閻若璩》:「今妄以氣為气,而加食字為餼,贅文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