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41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關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舊制公文。為通知或查詢用的平行文書。《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那差人進來磕了頭,說道:『本官老爺請安』,隨呈上一張票子和一角關文。」
上下文無關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語言文法的第二類型,其文法可包含當今所有的程式語言,其限制為每個產生規則的左側只有一個非終端符號。
上下文有關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電腦語法,描述其一個詞或一組詞的詞意須由上下文碼來做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閉、閉合。與「開」相對。如:「關門」、「關窗戶」。
使進行中的動作或功能停止。如:「關燈」、「關電視」、「將冷氣關了」。
拘禁。如:「他被關了。」、「把鳥關在籠裡。」
牽連。如:「相關」、「事關緊要」。
進出的重要據點。如:「關卡」、「邊關」、「關口」、「海關」。
事物或時間演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時候。如:「年關」、「難關」、「關鍵」、「緊要關頭」。
顧念。如:「關心」、「關注」。
亭亭玉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文類聚》這本書依據不同主題,摘錄歷代文章的相關文句。〈美婦人〉一類中,蒐羅了歷代描述美人的文句,其中有一篇東漢文人蔡邕的〈協初賦〉,描寫美人「近看如神獸振翅而飛般的風采,遠看如仙女下凡般的脫俗;靜立時如青山般的聳立,活動時如彩鳥般的躍飛。臉龐如明月般的皎潔,神采如朝日般的耀眼;氣色如蓮花般的鮮嫩,肌膚如蜂蜜般的剔透」。其中「立若碧山亭亭」一句,「亭亭」是形容高聳直立的樣子,意思是說美人靜立時如青山般的聳立。後來「亭亭玉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女子身材修長美麗。亦用於形容美麗挺拔的花木、山峰、建築等。如晉.張協〈玄武館賦〉即有「直亭亭以孤立,迎千里之清飆」兩句,用來描寫玄武館的高聳...
捕風捉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余持又稟道:『可見這關文是個捕風捉影的了。』」《紅樓夢》第九五回:「襲人心裡著忙,便捕風捉影的混找。」也作「係風捕景」。
銘印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學習應用3 例子4 相關文獻 起源「銘印效應(imprinting)」也稱為「銘鑄」行為與「印痕作用」。此為德國著名行爲學家海因羅特自小鵝破殼而出的實驗中歸納而來,而後由德國另一位行爲學家洛倫茲,命名爲銘印效應。一九一○年,勞倫茲在他最著名的研究中,將一窩灰雁的蛋分開,一部份留在母雁處;另一部份則移至孵卵器中孵育。由母鳥孵出的幼雛表現正常,會跟隨在母雁後方,正常的成長並與其他的雁交配繁殖。當人工孵育的卵孵化時,幼雛出生時的幾個小時中與工作人員相處在一起而不是母雁,自此之後,他們就緊跟在勞倫茲後並表現出不認...
目不見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目不見睫1.1 出處1.2 由來1.3 應用1.4 例句1.5 引用相關文獻 目不見睫自己的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人無自知之明,老是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註2) 出處1. 史記,越世家:『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毫毛而不見其睫也』。(註2)2. 王安石詩:「遠求而近遺,如目不見睫」。(註1) 由來戰國時,越王無疆想稱霸天下,便計劃先北面向齊國用兵,再西面對侵略楚國。齊威王知道後,便派一個說客向越王說:「貴國不先攻楚,我想是怕晉國支持楚國,兩國聯合起來抵抗貴國吧!」越王說:「我是希望晉國保持中立,不要輕易與我越國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電<註1>1.1 發明人<註1>1.2 電的應用1.3 引用相關文獻 電<註1>1. 是一種自然現象。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質都是分子組成的,而分子又是原子組成。每個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所構成。電子分成圍繞原子核做高度旋轉。由於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和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在數量方面相等,所以物體就不顯示帶電現象。但是,由於某種外力作用,使離原子核較遠的外層電子擺脫了原子核的束縛,從一個物體跑到另一個物體,這樣就使物體帶電。所以,電是電子與質子之間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