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54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隋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581~619)隋王楊堅篡北周,國號隋。至隋恭帝被廢,共計三十七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君王處理政事的地方。如:「朝廷」、「上朝」。
君王統治的時段。如:「朝代」、「唐朝」、「清朝」。
向。如:「坐北朝南」。
拜見、進見。如:「朝見」、「朝拜」、「朝聖」。
早晨。如:「朝夕」、「朝令夕改」、「朝不保夕」。
日子。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代名。參見「隋朝」條。
坦腹東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坦腹東床」。見「坦腹東床」條。 01.唐.劉長卿〈登遷仁樓酬子李穆〉詩:「春蕪生楚國,古樹過隋朝;賴有東床客,池塘免寂寥。」 參考詞語︰東床嬌客注音︰ㄉㄨㄥ ㄔㄨㄤˊ ㄐ|ㄠ ㄎㄜˋ漢語拼音︰dōng chuáng jiāo kè釋義︰猶「坦腹東床」。見「坦腹東床」條。 01.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秀才你聽者,東海龍神,著老僧來做媒,招你為東床嬌客,你意下如何?」 02.《精忠岳傳.第三五回》:「老夫意欲將兩個小女,招贅二位,為東床嬌客;未知二位意下若何?」 參考詞語︰東床嬌婿注音︰ㄉㄨㄥ ㄔㄨㄤˊ ㄐ|ㄠ ㄒㄩˋ漢語拼音︰dōng chuáng jiāo xù釋義︰猶...
顧此失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伐陳。高熲曾問薛道衡此次征戰是否能成功,薛道衡舉出了四個理由,說明此戰必勝。其中的第四個,薛道衡認為隋朝因行王道而強大,陳朝則因無德而顯得弱小。而且陳的軍隊不超過十萬人,以其西起巫峽、東至滄海的地勢而言,如果軍隊分散則顯得孤立而力量單薄;若是軍隊全部聚集於一處,則會防守住這裡,卻失去了其他的地方,無法全面防守。後來「顧此失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作戰時不能全面兼顧;亦用來指做事時不能全面兼顧。出現「顧此失彼」的書證如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書簡五.答奧村德輝書九首之四》:「特以不佞年垂八十,精力日衰,記性日拙,事多遺忘,顧此失彼,豈是行此大禮之時。」
七竅生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竅生煙」是說人的臉上眼、耳、鼻、口七個孔穴都冒出火來生出煙了,是誇張地形容一個人為了某人或某事十分焦急或氣憤的模樣。這句成語較早的用法,見載於《說唐演義》。《說唐演義》書中描寫隋末唐初英雄的開國事跡。隋朝自煬帝弒君主政後,暴亂荒淫,以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其中以唐公李淵與瓦崗寨群雄的勢力最大。在第三○回的故事中,敘述隋煬帝派邱瑞和宇文成龍領兵破瓦崗寨,瓦崗寨軍師徐茂公施計,將宇文成龍拿下,斬下他的首級,送至宇文化及府中,並附上模仿邱瑞筆跡的書信。信中寫著:「你兒子恃功,不把我元帥放在眼內,屢次違我軍令,今已把他斬首,特此告知。」宇文化及大怒,即入朝拿與隋煬帝看,隋煬帝即派錦衣衛去捉拿邱瑞家...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末年,北周丞相楊堅殺了靜帝自立為皇帝,建立隋朝。接著隋朝舉兵南下,攻打南朝陳。雖然國難當前,陳後主整天卻只知飲酒賦詩作樂,即使隋的大軍已經逼近首都建康,他仍沒有絲毫的警醒。太子舍人徐德言料定國家將亡,到時夫妻必在戰亂中分離,便對他的妻子樂昌公主說:「要是國家滅亡了,以妳的才藝容貌,一定會被俘虜,落入權貴人家。」為了希望將來兩人能再團圓,他把一面銅鏡分為兩半,一人保存一半,並約定每年的元宵節將破鏡拿到京城的市場去賣,當作兩人相見的信物。後來陳滅亡,兩人果然在戰亂中失散。徐德言照約定帶著半面銅鏡,在元宵節的時候到京城的市場叫賣。雖然他沒有見到樂昌公主,卻發現有一個僕役也在叫賣破銅鏡。徐德言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姓。如隋朝時有鐵士雄。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等人打消謀反的念頭。後來「披肝瀝膽」被用來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
一衣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又散寫詔書,書三十萬紙,遍喻江外。 〔注解〕 (1) 隋文帝:楊堅(?∼西元604),華陰人,隋朝的開國君主。初仕北周,封隨公,後弒靜帝自立,國號隋。在位二十四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諡文。 (2) 僕射:職官名。秦時設置,因古時重視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務,漢以後各朝都據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時,左右僕射相當於宰相的職任。宋徽宗時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小宰,此後僕射之名不復存在。射,音|ㄝˋ。 (3) 高熲:?∼西元607,隋渤海蓨人,字昭玄。少明敏,善辭令。楊堅為丞相時,為相府司祿。隋初,拜尚書左僕射。後佐楊廣伐陳,以功封齊國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