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4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立刻。《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文明小史》第四七回:「他此番在香港接到安徽電報,原是叮囑他一到上海,隨手過船,逕赴安慶。」
2.順手處理。唐.杜甫〈北征〉詩:「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紅樓夢》第五七回:「我見你令弟媳的丫頭篆兒悄悄的遞與鶯兒,鶯兒便隨手夾在書裡,只當我沒看見。」
隨手登記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手登記檔,簡稱隨手簿或隨手檔,類似後世的公文收發登記簿,是軍機處重要的檔冊之一。軍機處直日章京例應將每日所接奏摺、所遞片單、所奉諭旨,逐日登錄,詳悉分載,硃批全載,諭旨及摺片則僅敘事由。因此,隨手登記檔就是諭摺摘由目錄,亦可稱為諭摺總目。直日章京登錄所接諭旨時,必須當日繕竣,其所以稱之為隨手者。即表示不可積壓之意。直日章京收發的文件,除奏摺、片單、諭旨外,尚含有題本、國書、敕諭、咨文、移會、信函、試題、供狀等類文書,所以隨手登記檔也可以說是軍機處檔案索引,亦即機庭總簿,檢查舊事,必須按年翻閱。因為隨手登記檔的登錄,是按著年月日順序逐日排列的,每頁書寫少則7行,多則12行,每日先書寫直日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便。如:「隨手關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的兩臂。如:「雙手」、「手臂」。
手掌。如:「手相」、「手心」。
做事的人。如:「助手」、「人手不足」。
稱技藝專精的人。如:「高手」、「好手」、「鼓手」、「國手」。
小巧而易於攜帶的。如:「手冊」、「手帕」、「手電筒」。
親自。如:「手刃」、「手書」。
人工的。如:「手排」、「手工」。
處理事情的方法。如:「心狠手辣」、「眼高手低」。
拿著。如:「人手一冊」。
量詞。用於計算技能、本領的單位。如:「露兩手」。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778∼897),唐高僧。諗,音ㄕㄣˇ。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南泉斬貓」公案留世。 (4) 鎮州:地約在今河北正定縣一帶。後漢時稱鎮州,宋代初期延用,後升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詳。曾受法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癒。通「瘥」。《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華佗傳》:「操積苦頭風眩,佗針,隨手而差。」唐.元稹〈蟆子詩.序〉:「故齧人成瘡,秋夏不愈,膏楸葉而傅之,則差。」
信手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假思索的隨手拿來。用以比喻寫文章時取材、下筆時不需多加思索,就可以順手寫出來。[例]老師博學多才,且文筆極佳,信手拈來便能成為佳作。
司空見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空見慣」這句成語,與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有關。劉禹錫和柳宗元是好友,兩人都因宰相王叔文的牽連被貶官。之後,劉禹錫的仕途就相當的乖舛,屢經波折後,好不容易才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回到朝廷擔任主客郎中的官。「司空見慣」的故事,大概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當時京城有位曾經擔任過司空的李紳,也喜愛詩歌,因為久仰劉禹錫的才名,所以特別在自家擺設盛宴款待他。席中,還安排一位年輕貌美的歌妓表演。劉禹錫看到李紳隨手一擺,就是這麼盛大的場面,想必早已見慣了,不禁為自己乖舛遭遇,感到非常悲傷。劉氏曾經在江南擔任過刺史,所以詩中自稱為「江南刺史」。後來從這段故事摘出「司空見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經常常看到,不足為奇的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物品放置手中,估量輕重。通「掂」。如:「他拈了拈小石塊,隨手打了個水漂兒。」《孤本元明雜劇.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晝夜思量心內想,也不索拈斤播兩顯耀我這英雄猛將。」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惑的言語,謎,既是從言迷聲的形聲字,也是從言從迷的會意字。這種聲符表義,或者既形聲又會意的漢字極多,隨手舉例,如:澗、現、像、份、性、倆、渡、紋、佣、源、使、授、菁、返、功、製……,這種現像,宋人王聖美稱之為「右文說」,清人段玉裁稱為「形聲兼會意」:「聲與義同源,故諧聲之偏旁多與字義相近,此會意形聲兩兼之字致多也。說文或稱會意,略其形聲,或稱其形聲,略其會意,雖或渻文,實欲互見,不知此則聲與義隔,又或如宋人字說,祇有會意,別無形聲,其失均誣矣。」(《說文解字注》)四、漢字學意義:李孝定《漢字史話》:「文字起源於圖晝,這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