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8.66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震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受了外力的影響而搖動。《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山陵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一時沒有主意,見一顆大樹在眼前,郭孝子扒上樹去,又心裡焦他再來咆哮震動。」
2.內心因受重大的刺激而撼動。《左傳.昭公十八年》:「將有大祥,民震動,國幾亡,吾身泯焉。」《後漢書.卷七○.荀彧傳》:「布乘虛寇暴,震動人心。」
震動觸覺跳動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重度聽覺障礙者由於缺乏可用的殘存聽力,因此未能受惠於以刺激聽力結構所設計的器材。若極重度聽覺障礙者同時又是視覺障礙者,則其理解語言的視覺管道亦喪失功能。此時震動觸覺跳動器即可發生作用。
  震動觸覺跳動器可幫助聽覺障礙者藉著觸覺來增進對語言的理解,亦即以觸覺取代聽覺。震動觸覺跳動器通常有一個接收器和兩條戴在手腕上的震動帶,以供語音的震動回饋。人類的皮膚對不同頻率的聲音並不能反應得很好,因此震動器會產生不同類型的刺激以代表不同的語音。
  震動觸覺跳動器是輔助語文閱讀的良好器材,對極重度聽障者和盲聾雙障者很有幫助。簡單型的跳動器僅有一個頻道,將語音訊號轉換為機械訊號,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驚慌的撼動。如:「地震」、「震撼」、「震盪」。
心情大受影響,十分激動。如:「震驚」、「震怒」。
突然而來的大雷。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雷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震動。《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四首之三:「梵放時出寺,鍾殘仍殷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震動、震撼。如:「驚天動地」、「打草驚蛇」。《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顯恐事敗,即具以實語光,光大驚。」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耀武揚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曜威燿武注音︰|ㄠˋ ㄨㄟ |ㄠˋ ㄨˇ漢語拼音︰yào wēi yào wǔ釋義︰曜、燿,音義同「耀」,炫耀、誇示。「曜威燿武」猶「耀武揚威」。見「耀武揚威」條。 01.《藝文類聚.卷六○.軍器部.劍》引漢.士孫瑞〈劍銘〉:「暨彼良工,區冶干將。爰造寶劍,巨闕墨陽。……曜威燿武,震動遐荒。楚以定霸,越以取強。」(源) 參考詞語︰宣威耀武注音︰ㄒㄩㄢ ㄨㄟ |ㄠˋ ㄨˇ漢語拼音︰xuān wēi yào wǔ釋義︰猶「耀武揚威」。見「耀武揚威」條。 01.唐.陸贄〈李晟鳳翔隴西節度兼涇原副元帥制〉:「兼二將之甲兵,崇十連之元帥,宣威耀武,罷警息兵。」 參考詞語︰揚威耀武注音︰|ㄤ...
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使眾生於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於正覺道中。三、行禮者於右手著地之時,願如世尊坐於金剛座上,大地震動,呈現瑞相,證入大菩提。四、行禮者於左手著地之時,願使眾生遠離外道,以四攝法攝取難調伏者,令其入於正道。五、行禮者於首頂著地之時,願使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 4.相似、相反詞 相似心悅城服 心服口服 相反不甘示弱 不甘雌服 5.例句你獨特的見解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形容李憑彈奏箜篌的樂音,具有極大的震撼力,不但能使上古女媧用來補天的五色石因而碎裂,也讓上天為之震動,灑落滂沱的秋雨;連在夢中都被請到神山去教神嫗彈奏箜篌,那精妙的音律,連海中的魚、蛟都隨著樂聲而跳躍。後來「石破天驚」被用來形容事物或言論新奇驚人。
震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震動搖撼。《宋史.卷四○六.洪咨夔傳》:「陛下親政以來,威福操柄,收還掌握,揚廷出令,震撼海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