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16.32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非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僅。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神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唐.陳鴻《長恨傳》:「非徒殊豔尤態致是,蓋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如:「非賣品」、「非親非故」、「答非所問」。
錯、過失。如:「是非」。
不善的。如:「為非作歹」。
認為不對。如:「非議」、「非難」。
不合於。如:「非法」、「非禮勿視」。
與「不」、「莫」連用,表必須、一定。如:「非去不可」、「非他莫屬」。
非洲的簡稱。
非非:離奇怪誕,不切實際之空想。如:「想入非非」。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封神演義》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緣木求魚,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公孫丑上》 宋1>人有閔其苗之不長2>而揠3>之者,芒芒然4>歸,謂其人曰:『今日病5>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6>而往視之,苗則槁7>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78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9>無益,而又害之。 〔注解〕(1) 宋:戰國時國名。周朝分封殷遺族微子啟之地,約位於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2) 閔其苗之不長:擔心所種的苗長不高。閔,音ㄇ|ㄣˇ,擔心、憂心。(3) 揠:音|ㄚˋ,拔。(4) 芒芒然:疲倦的樣子。(5) 病:疲倦。(6) 趨:快步走。(7) 槁:音ㄍㄠˇ,乾枯。(8) 舍:通「捨」,放棄。(9) 非徒:不但。
名副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源) 02.《明史.卷一六四.黃澤列傳》:「科舉所求賢,必名實相副,非徒誇多而已。」 參考詞語︰名實相符注音︰ㄇ|ㄥˊ ㄕˊ ㄒ|ㄤ ㄈㄨˊ漢語拼音︰míng shí xiāng fú釋義︰猶「名副其實」。見「名副其實」條。 01.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斯乃名實相符,亨達自任,得以惟聖作則,為官擇人。」 參考詞語︰名實相稱注音︰ㄇ|ㄥˊ ㄕˊ ㄒ|ㄤ ㄔㄥˋ漢語拼音︰míng shí xiāng chèng釋義︰猶「名副其實」。見「名副其實」條。 01.《鏡花緣.第七二回》:「妹子這個名字,叫做有名無實,那里及得堯蓂姐姐彈...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光不能照幽;鑿窗啟牖,以助戶明也。夫一經之說,猶日明也;助以傳書,猶窗牖也。百家之言,令人曉明,非徒窗牖之開,日光之照也。是故日光照室內,道術明胸中。開戶內光,坐高堂之上,眇升樓臺,窺四鄰之庭,人之所願也。閉戶幽坐,向冥冥之內,穿壙穴臥,造黃泉之際,人之所惡也。夫閉心塞意1>,不高瞻覽2>者,死人之徒也哉。 〔注解〕 (1) 閉心塞意:封閉內心,阻塞思考。 (2) 覽:看、望。 2、「遠矚」:北魏.張淵〈觀象賦〉(據《魏書.卷九一.術藝列傳.張淵》引)爾乃1>凝神遠矚,目2>八荒3>。察之無象,視之眇茫,狀若渾元之未判別,又似浮海而睹滄浪。幽遐迥以希夷,寸眸焉能究其傍。於是乎夜對山水,...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1>三曰:古先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於農民。農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復,其產復則重徙,重徙則死其處而無二慮。民舍2>本而事3>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4>;其產約而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5>。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6>;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7>,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四》。 (2) 舍:通「捨」,音ㄕㄜˇ,捨棄。 (3) 事:從事。 (4) 產約:農作物生...
徒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僅只此也,只是如此。《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傳》:「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於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乎?」
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朱熹〈答姜叔權書〉其一(據《朱子文集.卷五二》引)如邵子又謂「心者,性之郛郭」,乃為近之,但其語意未免太麤。須知心是身之主宰,而性是心之道理,乃無病耳。所謂「識察此心,乃致知之切近者」,此說是也。然亦須知,所謂「識心」,非徒欲識此之精靈知覺也,乃欲識此心之義理精微耳。欲識其義理之精微,則固當以窮盡天下之理為期,但至於久熟而貫通焉,則不待一一窮之,而天下之理固已無一毫不盡矣。舉一而三反1>,聞一而知十2>,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今先立定限,以為不必盡窮於事事物物之間,而直欲僥倖於「三反知十」之效,吾恐其莽鹵滅裂,而終不能有所發明也。 〔注解〕 (1) 舉一而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