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6.81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韻律體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體操運動。是揉合體操、音樂和舞蹈的運動,分個人賽及團體賽,參賽者手拿球、繩、環、帶、棒等道具,在十二公尺正方的地板或鋪墊上,於規定時間內,配合音樂伴奏,作各種跑跳移動等優美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語字音中收尾的部分。包括韻首、韻腹、韻尾三部分。
詩賦每一聯句末所押的韻。如:「韻腳」。
神態、風度、情趣等美的感覺。如:「神韻」、「韻味」、「風韻」。
和諧的聲音。如:「琴韻悠揚」。
風雅的、風趣的。如:「韻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持。如:「操刀」、「操杖」。
掌握。如:「操縱」、「操之在己」、「穩操勝算」。
從事。如:「操賤業」、「重操舊業」。
使用某種語言或口音說話。如:「操著一口山東話。」
鍛鍊體力的運動。如:「體操」、「早操」、「韻律操」。
品行、德行。如:「操行」、「操守」、「節操」、「貞操」。
勞神、費心。如:「操神」、「操心」。
軍事訓練。如:「操兵演練」、「軍事操演」。
操持:A>經營。如:「他所操持的企業規模之大,是國內數一數二的。」B>握持。如:「終日操持著一根旱煙桿。」C>操守。如:「這種操持,令人不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則、規章。如:「法律」、「定律」、「金科玉律」。
約束。如:「自律」、「律己甚嚴」。
音樂的節拍、高低。如:「旋律」、「音律」。
統一。如:「一律」。
律詩:一種詩的體裁。有固定的格式,並講究押韻、對仗等。有五言與七言兩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韻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舞蹈時以動作表現音樂的強弱、速度等稱為「韻律」。
2.凡某一現象作週期性的反復,通稱為「韻律」。如四季的循環、地球的運轉。
3.古代詩詞的平仄格式與押韻規則,亦指西方詩歌的節奏,以音節或音步為單位;一指散文作品中規則的律動。
4.美學上指使聲音諧和的法則。
體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人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出鍛鍊身體的人為運動:(1)廣義的體操,是依種種規則來操練身體,目的為求強身。大約可分徒手體操、手具體操與器械體操。(2)狹義的體操,為一種運動項目,目的為求獲勝,故也稱為「競技體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