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題目難度指數     
瀏覽人次:10601 收藏人次:100325
  題目的難度與測驗的效率(effectiveness)有關,難度分析的主要目的在於確定每一個題目的難易程度,題目難度適當是構成優良測驗的必要條件。題目的難易程度通常以全體受試者答對或通過該題的百分比(percentage passing)表示。這個百分比即稱為難度指數,其計算公式為:P=R/N。上式中,P代表題目的難度指數,R為答對該試題的人數,N為全體受試者的人數。如在200名預試的學生中,答對某一題目者有52人,則其難度為:52/200=.26(或26%)。
  另一種題目難度的求法,係先將受試者依照測驗總分的高低次序排列,然後把得分最高與得分最低的,各取全體總人數的27%,定...
    
瀏覽人次:40961 收藏人次:3837336
計算事物的詞或符號。如:「整數」、「數字」、「自然數」。
幾、幾個,約略之詞。如:「數年」、「數天」、「數種」。
命運。如:「氣數」、「劫數」。
計算。如:「數鈔票」、「數一數」、「不可勝數」。
責備。如:「數落他幾句」。
指出最突出的。如:「全班數她最聰明。」、「我們這一群中數他英文能力最強。」
屢次。如:「數見不鮮」。
    
瀏覽人次:30466 收藏人次:1988764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達到的狀況。如:「長度」、「硬度」、「密度」、「酸度」。
法制、規範。如:「法度」、「制度」。
指人的。如:「器度」、「風度」、「度量狹小」。
標準。如:「限度」、「尺度」。
過、經歷。如:「度過」、「度日如年」、「虛度光陰」。
測量長短的標準。如:「度量衡」。
角度:A>數學上指角的大小。B>觀察事物的方向或觀點。如:「換個角度來看,他的作法並沒有錯。」
量詞:A>計算依一定標準劃分的單位。如:「耗電三百度」、「今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B>計算次數的單位。如:「再度光臨」、「梅開二度」。
思量、計議、考慮。如:「忖度」、「審度」。
    
瀏覽人次:23316 收藏人次:3160726
不容易。如:「難關」、「困難」、「難事」。
使人受困。如:「這問題把他難倒了。」
不好。如:「難聽」、「難看」、「難吃」、「難聞」。
不敢、不能。如:「難免」、「難保」、「難言之隱」。
災害。如:「災難」、「苦難」、「空難」、「多災多難」、「倖免於難」。
質問、責備。如:「責難」、「非難」。
    
瀏覽人次:13001 收藏人次:3438355
眼睛。如:「雙目」、「目不轉睛」、「眉清目秀」、「有目共睹」。
條款、細則。如:「項目」、「細目」。
列在書前,以備檢閱全書的條文。如:「目錄」、「目次」、「書目」、「篇目」。
名稱、標題。如:「名目」、「題目」。
生物學中分類的階層名稱。如:「界、門、綱、目、科、屬、種。」
頭目:首領。如:「那個犯罪集團的頭目已於日前落網了。」
目的:心中想達到的境界。如:「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目前:A>在眼睛前面,表示很近的意思。如:「這眼鏡就在目前,我居然沒看到。」B>現在、當前。如:「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真相弄清楚。」
    
瀏覽人次:10295 收藏人次:2454363
額。如:「文身雕題」。
標識、寫在上面。如:「題字」、「題識」、「題名」、「題詩」。
詩歌、文章、演講等所標立的名目。如:「文題」、「詩題」、「標題」。
考試時,要求解答的條目。如:「試題」、「考題」、「選擇題」、「問答題」。
評論。如:「品題」、「題評」。
題目:A>指試題。如:「這次考試題目困難嗎?」B>指詩歌、文章的名目。如:「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
量詞。用於計算題目的單位。如:「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
    
瀏覽人次:9903 收藏人次:4375170
手掌前端分支的部分。如:「手指」、「指紋」、「食指大動」。
用手指頭直比。如:「指鹿為馬」、「牧童遙指杏花村」。
朝向、對著。如:「時針正指著十二點。」、「請你不要用槍指著我的頭。」
點出。如:「指點」、「指明」、「指教」。
希望。如:「指望」。
直立起來。如:「令人髮指」。
斥責。如:「千夫所指,無病而死。」
指數     
瀏覽人次:1620 收藏人次:0
1.數學中為表示自乘若干次,在該數的右上角以小字書明次數,此小字稱為「指數」。如㎡中的2,即為m的指數。
2.為表示某種經濟現象的變化,以某個時期的數值為基數,而以另一個時期的數值折合基數百分之幾所得的值稱為「指數」。如「生產指數」、「物價指數」。表示多種現象平均數相對變動的比值。也稱為「指數」。
題目     
瀏覽人次:1451 收藏人次:263462
1.文章或詩篇的標名。如:「這篇文章光是題目,就引起許多讀者的好奇及興趣。」唐.杜甫〈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詩:「天老書題目,春官驗討論。」
2.考試時要求應試人作答的問題。如:「這次的題目難倒了大多數的考生。」《舊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三月,試宏詞舉人,漏泄題目,為御史臺所劾。」
3.評其優劣,定其高下。《晉書.卷四三.列傳.山濤》:「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山公啟事。」
4.戲劇用語。南戲在第一齣前介紹的故事綱要,稱為「題目」。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題目》:「李瓊梅設計麗春園,孫必達相會成夫婦;朱邦傑識法明犯法,遭盆吊沒興小孫屠。」
5.名義、藉口。如:「他正苦無機會找你麻煩,如今抓了這題目,一定會大作文章。」唐.白居易〈送吕漳州〉詩:「獨醉似無名,借君作題目。」
6.名堂,花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其間又有奸詐之徒,就這些貪愛上面,想出個奇巧題目來,做自家妻子不著,裝成圈套,引誘良家子弟,詐他一個小富貴,謂之『紮火囤』。」
難度     
瀏覽人次:563 收藏人次:382937
困難的程度。如:「體操表演會上出現許多高難度的動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