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下前後次序倒置。《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2.心神離亂。《儒林外史》第五回:「新年不出去拜節,在家哽哽咽咽,不時哭泣,精神顛倒,恍惚不寧。」
3.破滅、傾覆。《詩經.陳風.墓門》:「訊予不顧,顛倒思予。」
4.反而。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為你逼的我緊也便自傷殘害,顛倒把你娘來賴。」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恁的呵顛倒有個尋思。」
5.只有。《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顧先生道:『且住,顛倒你我兩個,沒𠍽意思,你這些管家既都會使傢伙,何不大家頑著熱鬧些。』」
神魂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恍惚,心意迷亂。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六齣:「煩絮得神魂顛倒,心恍恍睡魔催。」《老殘遊記》第二回:「創出這個調兒,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他唱書無不神魂顛倒。」也作「夢魂顛倒」。
顛倒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歪曲事實,混淆黑白。唐.韓愈〈施先生墓銘〉:「箋注紛羅,顛倒是非,聞先生講論,如客得歸。」《東周列國志》第八六回:「汝在寡人左右,寡人以耳目寄汝,乃私受賄賂,顛倒是非,以欺寡人。」也作「顛倒黑白」、「是非顛倒」。
顛倒黑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歪曲事實,混淆是非。如:「切勿輕信那些顛倒黑白與事實不符的言論!」也作「顛倒是非」、「是非顛倒」。
顛倒衣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衣裳上下倒穿。形容匆忙失序的樣子。《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董西廂》卷一:「夜則廢寢,晝則忘餐,顛倒衣裳,不知所措。」
2.比喻寵幸姬妾,貴賤顛倒。《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序》:「爰逮戰國,風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
晨昏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晨與夜晚的作息時間倒置。《幼學瓊林.卷一.歲時類》:「焚膏繼晷,日夜辛勤;俾晝作夜,晨昏顛倒。」
拍斷手骨顛倒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勵人不畏困難挫敗,有志者事竟成。
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事情不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話說天下的事,惟有天意最深,天機最巧,人居世間,總被他顛顛倒倒,就是那空幻不實,境界偶然。」《隋唐演義》第四二回:「人的事體,顛顛倒倒,離離合合,總難逆料,然惟平素在情義兩字上,信得真,用得力,隨處皆可感化人。」
2.形容人言行沒有條理,不可相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此老奴顛顛倒倒,是個愚懵之人,其夢何足憑准!」
黑白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非善惡錯亂不明。如:「沒有證據怎可如此黑白顛倒,誣陷別人呢?」
是非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對說成錯,錯說成對,歪曲事實。《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六:「陽世全憑一張紙,是非顛倒多因此。」《老殘遊記》第九回:「然則桀紂之為君是,而桀紂之民全非了,豈不是是非顛倒嗎?」也作「顛倒黑白」、「顛倒是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