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3.57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颳風所揚起的沙土。如:「沙漠地區總是風沙滾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碎的石粒。如:「風沙」、「泥沙」、「飛沙走石」。也稱為「沙子」。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三首。〈與妻書〉一文裡提到「當涉遠路,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途勞頓。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塵僕僕」,用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青梅竹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據《全唐詩.卷一六三.李白》引)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迴。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驚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濤駭浪」原作「驚波駭浪」,出自於三國魏時王粲的〈浮淮賦〉。〈浮淮賦〉內容主要描述軍隊出征的壯盛場景,其中「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質」二句的意思是說:出征的戰船,凌駕於高起的浪頭上,奔馳於洶湧的波濤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戰場。句中的「驚波」與「駭浪」,就是指極為凶猛激烈的波浪。後來「驚濤駭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陸游〈長風沙〉詩:「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來比喻險惡的環境,如:「老王的閱歷豐富,不知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兩小無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據《全唐詩.卷一六三.李白》引)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1>。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迴。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注解〕 (1) 無嫌猜:沒有避嫌與猜疑,形容感情親蜜無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方位。相當於「裡」、「內」、「中」等字。唐.高適〈信安王幕府詩〉:「大漠風沙裡,長城雨雪邊。」宋.楊萬里〈新青讀樊川〉詩:「九千刻裡春長雨,萬點紅邊花又空。」
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就在眼前一樣的一種修辭技巧。如:1. 李白<長干行>:「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2. 鄭愁予<賦別>:「念此際,你已回到海濱的家居,想你在梳理長髮或是整理溼了的外衣。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參考資料(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5年11月三版。頁77-88。(註二) 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112-120。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
少見多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駱駝。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脊椎動物。身形高大,背上有駝峰,依駝峰可分單峰和雙峰兩種。雙重眼瞼,可擋風沙。腳下有肉墊,適於沙漠行走。能反芻,有高度耐飢渴的能力。可供騎乘及載貨,是沙漠中的主要負重動物,故亦稱為「沙漠之舟」。原產地在北非、阿拉伯、伊朗、中亞和西班牙等地。亦稱為「橐駝」。馲,音ㄌㄨㄛ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