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4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風而擺動。如:「國旗在風中飄動。」宋.劉學箕〈念奴嬌.水軒沙岸〉詞:「水軒沙岸,午風輕、飄動一天晴雪。」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三九.文具類.畫卷》引明.陳懋仁《庶物異名疏》:「畫上二紙條名曰『驚燕』,蓋燕怕紙,凡有紙條處則飛去,紙條古不黏,任其飄動。」
飄動選路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一選路器,其經由不同的選路器交替傳輸更新目的網路選路資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風擺動或飛揚。如:「飄動」、「飄揚」、「旗正飄飄」。隋.楊廣〈宴東堂〉詩:「清音出歌扇,浮香飄舞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髣髴:音ㄈㄤˇ ㄈㄨˊ,似乎、近似,亦作「仿佛」、「彷彿」。 (2) 飄颻:隨風飄動。颻,音|ㄠˊ。亦作「飄搖」。 (3) 迴雪:形容舞姿曼妙,宛如雪因風而飄舞。 2.「羞花」:唐.李白〈西施〉詩(據《全唐詩.卷一八一.李白》引)西施1>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勾踐徵絕豔,揚蛾入吳關。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注解〕 (1)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越國苧蘿人,生卒年不詳。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美女以須欋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後為越所滅,亦稱為「西...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飄動。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或目標,而受環境、外力的影響。[例]行事要有定見,不能隨波逐流。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飄動的浮雲,流動的水。形容飄灑自然,無拘無束的樣子。宋.蘇軾〈答謝民師書一首〉:「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也作「流水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飄動。如:「飛揚」、「飄揚」。《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法鼓琅以振響,眾香馥以揚煙。」
秀外慧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的眉樣,有著豐潤的臉頰,聲音是如此清脆好聽,體態更是輕盈迷人。不但是外表好看,人也很聰明。走起來飄動著前襟,嬌羞得用長袖半遮掩著臉。這些美女打扮得漂漂亮亮,住在各人房裡,整天閒著沒事做,不是互相嫉妒,就是想盡辦法爭寵。在這段文字中,韓愈就用了「秀外而惠中」來形容這些美人都是容貌美麗,內心聰慧的。後來就從這裡摘出「秀外慧中」這句成語。可見這句成語本就用在形容女子身上,縱然文獻上有用於男子身上,也只是偶而的借用而已。至於韓愈原文本作「惠」,「惠」通「慧」,意思並無不同。
飄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空中隨風飄動或在水面隨波浮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同眾下海,遭風飄蕩,不知所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