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5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食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食用之物品。如:「嬰兒食品」、「罐頭食品」。
食品營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品營養在食品科學學門中為一重要的主流學科,其主要內容涵蓋營養學、膳食療養學(或稱疾病營養學、臨床營養學)、生命期營養、營養生物化學或營養化學、公共衛生營養學及營養評估等學科。 營養學(英語:Nutrition)指食物中包含的熱量及其他有利健康的成分。人以及多數動物攝入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攝取食物後,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利用食物中身體需要的物質(養分或養料)以維持生命活動。通過適當的攝入營養可以免去很多疾病。
食品安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品安全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及銷售等步驟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透過科學之風險分析對於消費者生命健康造成危害之風險,進而制定出確保食品安全的管制措施,以食品安全措施來排除或減低對於消費者生命、健康的風險,是食品安全的核心。
黑心食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00年代,臺灣《蘋果日報》指中國大陸不斷出現之劣質食品為黑心產品。雖然說世界各國都有不肖商人生產黑心商品,但由於比例上的差異,連許多大陸人都認為中國大陸製造已成為黑心產品代名詞,且其層出不窮的黑心產品亦引起了全球(包括中國大陸)抵制中國大陸產品的風潮,尤其在臺灣及歐美國家甚至出現了以「非中國製造」(China Free)標籤來提昇產品形象及安全性的做法。 2010年以來,台灣連續發生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斃死豬肉、灌水肉、黑心油等劣質食品事件,引起消費者恐慌,甚至波及到台灣以美食聞名的觀光產業,引起國內外對台灣的信心危機。。 台灣醫界人士懷疑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亦與黑心食品長期在島內氾...
食品安全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品安全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及銷售等步驟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透過科學之風險分析對於消費者生命健康造成危害之風險,進而制定出確保食品安全的管制措施,以食品安全措施來排除或減低對於消費者生命、健康的風險,是食品安全的核心。
冷凍食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低溫快速凍結的食品。一般均以攝氏零下二十五度至零下四十度的溫度使其快速凍結。包裝後,以低溫冷藏(攝氏零下十八度以下)或販賣。可使保存時限延長。
食品腐敗變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係指食品受細菌作用,降低其食用價值,甚或完全喪失其用途的各種變化。通常含有豐富蛋白質之食品較易受細菌之分解作用,而產生腐敗,但含有多量碳水化合物或脂肪之食品則較容易受細菌之作用而發生變敗、發霉或發酵的現象。由衛生學角度來看,食品腐敗變質,不但會產生惡臭或不良味道,改變食品原有的風味,降低食品的營養價值外,如細菌污染嚴重則食物腐敗變質後的產物以及細菌本身或其所產生的毒素也會增加食品中毒的機率,良好的食品保藏措施,是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之先決條件。
食品添加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品製造、加工、調配過程中所添加的其他化學物質。如防腐劑、色素、維生素A等。可用以增加色味、營養素含量或防止食品腐敗,但若使用不當,則對人體有害,影響健康。
脫水食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經過脫水處理的食品。如脫水蔬菜、香菇或蝦米、水果乾等。
食品保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防止食品變質,如「腐敗(putrefiaction)、變敗(deterioration)、自動消化(autolysis)、油敗(rancidity)、脂肪自動氧化(autoxidation)、發芽(budding)、變色(discoloration)、水分蒸發、營養價值低落」,或異物混入及蟲害,或為延長期食用期限,使食品能有效長期保存所採取的各式加工處理措施。常用保藏方法有:(1)冷藏、冷凍,(2)密封、包裝,(3)乾燥、脫水,(4)加熱殺菌,(5)低溫殺菌,(6)提高食品滲透壓,(7)防腐殺菌,(8)放射線或紫外線照射,(9)抗氧化劑或保色劑添加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