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7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食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開墾種植的地方。《管子.八觀》:「彼野悉辟而民無積者,國地小而食地淺也。」
食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朝夕宴飲,使人疲於應接的生活。宋.朱彧《萍洲可談》卷三:「東坡倅杭,不勝杯酌,諸公欽其才望,朝夕聚首,疲於應接,乃號杭倅為酒食地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的東西。如:「糧食」、「素食」、「甜食」、「速食」、「麵食」。
吃。如:「食用」、「飲食」、「發憤忘食」、「食不知味」。
供食用的。如:「食物」、「食油」、「食鹽」。
食言:爽約、不守信。如:「食言而肥」、「說話要講信用,不可食言。」
食指:A>第二根手指頭。B>比喻家庭人口。如:「食指浩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在地面上。牠們的身體結實,不過前端較尖,有利穿過河道和湖泊附近的茂密植被,這些地方是牠們主要的覓食地。(註1)2. 貘是身體強壯的草食性動物,牠們的身體形狀和豬比較相似,有長長的腦袋和胖胖的鼻子,腿很長,並且有蹄子。貘不是鼻子而是用嘴巴來咬住食物,也因為他們的牙齒是低齒冠的,所以只好以軟樹葉和果實為主要食物。貘生長在森林裡,但目前因為人類的捕殺和砍伐森林而受到嚴重的影響。(註2)3. 所有貘的幼兒都有很強的偽裝本領,幼兒出生後在矮樹叢裡躲藏大約一星期,然後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大約一年時間,就可以獨立了。(註1) 馬來貘馬...
白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白鼻心是雜食性而偏食果性的動物,多以核果、漿果為食,在生活的領域內,隨著四季結果成熟的樹種而轉移覓食地。若同一處有豐富的果實,牠會很固定的每晚造訪,直到果稀難尋為止。牠吃漿果時,常只是啃咬吸食果汁而丟棄殘渣,如果只是像龍眼般的黃騰果(中央有種子,周圍是果肉),則會輕巧的咬開,吃肉肚子。山龍眼、山棕樹、雀榕、野生芭蕉、番石柳等都是他們愛吃的食物。當然牠們也會捕些小型動物,包含了鳥、鼠類、蛙類、蜥蜴、昆蟲、螺、蚯蚓等。(註1) 地理分布為台灣特有亞種,分布由低至高海拔山區皆有,但以中低海拔山區及開墾地為主。目前民間飼養繁殖...
攫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獲、獵取食物。如:「一隻老鷹從天空俯衝而下攫食地面上的小雞。」
杯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杯中的酒。宋.朱彧《萍州可談》卷三:「東坡倅杭,不勝杯酌,諸公欽其才望,朝夕聚首,疲於應接,乃號杭倅為酒食地獄。」也作「盃酌」、「觴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