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養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母親。《南史.卷五五.馮道根傳》:「少孤家貧,傭賃以養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經收養、扶養或相認構成的非親生親子關係。如:「養子」、「養女」、「養父」、「養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媽、娘。如:「母親」、「母愛」、「父母」。
對女性長輩的尊稱。如:「祖母」、「姑母」、「伯母」、「師母」。
雌性的。如:「母鳥」、「母雞」、「母貓」。
根源。如:「失敗為成功之母」。
原本的。如:「母校」、「母語」。
母老虎:比喻很凶惡的女人。含有貶義。如:「她是出名的母老虎,你別去招惹她。」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列傳》載,東漢時,班超因家境貧困,只好為官府抄寫書籍,賺取微薄薪水,以供養母親,貼補家用。有一天,他做得有些厭煩,便停止抄寫,將筆擱置於一旁,嘆息說:「大丈夫應效法傅介子、張騫等人,立功邊疆,保家衛國,怎能長久從事文書工作,將生命耗費在筆硯之間呢?」於是決定從軍報效國家。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投筆從戎」,用來指棄文從軍,以衛國立功。
慈烏反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鴉雛鳥長大後,知銜食哺養母鳥。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孤本元明雜劇.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也作「慈烏返哺」。
奉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侍養父母。《西遊記》第一回:「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依舊吟詩作畫,奉養母親。」
反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鴉長大後,會啣食餵養母親。比喻子女成長後,奉養父母,報答親恩。如:「不孝子不但不反哺,還搜刮父母的養老金。」南朝梁.武帝〈孝思賦〉:「慈烏反哺以報親,在蟲鳥其尚爾。」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兩條腿都打爛了。」20世紀上海京劇院新編古裝京劇《貍貓換太子》用詼諧的手法諷刺肉刑:丑角范仲華代養母告狀,上堂請太爺打屁股。取材自《水滸傳》的京劇《打魚殺家》,男主角蕭恩被奸官枉屈,責打40大板,憤而偕女蕭桂英殺賊官的全家(所謂「官逼民反」,毛澤東1947年12月21日發表的談話說:「舊戲中也有些劇本是好的,如《打漁殺家》之類。」收在8卷本《毛澤東文集》第4卷)馬連良、張君秋合演的電影版《漁夫恨》(白沉執導)裡,有男主角被打得坐不下去的描寫。魯迅的許多著作裡批評了打屁股的刑罰。《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民國的...
婆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稱年老的婦女。宋.王鞏《聞見近錄.慈聖光獻皇后養女范觀音》:「溫成養母賈氏,宮中謂之賈婆婆。」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兀那婆婆,你為甚麼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要尋自縊?你說一遍,我試聽咱。」
棄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筆從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列傳》載,東漢時,班超因家境貧困,只好為官府抄寫書籍,賺取微薄薪水,以供養母親,貼補家用。有一天,他做得有些厭煩,便停止抄寫,將筆擱置於一旁,嘆息說:「大丈夫應效法傅介子、張騫等人,立功邊疆,保家衛國,怎能長久從事文書工作,將生命耗費在筆硯之間呢?」於是決定從軍報效國家。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投筆從戎」,用來指棄文從軍,以衛國立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