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698 ms
共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子女當反哺,奉養父母。如:「常言道:『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奉養父母,承歡膝下,是為人子女當盡的義務。」
|
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經收養、扶養或相認構成的非親生親子關係。如:「養子」、「養女」、「養父」、「養母」。
晚輩供養長輩。如:「奉養父母」。宋.歐陽修〈瀧岡阡表〉:「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
|
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爸爸的稱呼。如:「父親」、「養父」、「家父」、「繼父」。《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2)用以尊稱親族中男性的長輩。如:「伯父」、「叔父」、「舅父」、「祖父」。
|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晚年回到了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有許多創新的教育觀,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張對後世影響至鉅。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
|
綵衣娛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萊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嬰兒嬉戲的樣子逗父母高興。後用以比喻孝養父母。參見「戲綵娛親」條。
|
固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來就如此。[例]自古以來,子女孝養父母是固然的道理。
|
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繫於冠冕兩側,垂在耳旁,用以塞耳的玉飾。《說文解字.玉部》:「瑱,以玉充耳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晉.杜預.注:「瑱,充耳。」唐.孔穎達.正義:「禮以一絛五采橫冕上,兩頭下垂,繫黃綿,綿下又縣玉為瑱以塞耳。」《戰國策.齊策四》:「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也稱為「充耳」。
|
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奉養父母。如:「孝順」、「孝敬」。《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
奉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侍養父母。《西遊記》第一回:「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依舊吟詩作畫,奉養母親。」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