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81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為一、二世紀的中印度詩人、佛教哲學家。主要著作有《佛所行讚》、《大乘莊嚴論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鳥獸的叫聲。如:「蟲鳴」、「雞鳴」、「春暖花香山鳥鳴」。
表示、呼喊。如:「鳴謝」、「鳴冤」、「不平則鳴」。
敲響、吹響。如:「鳴鐘」、「鳴金收兵」、「鳴鼓伸冤」、「鳴笛示警」。
泛指一切發聲。如:「雷鳴」、「孤掌難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能載重行遠,並善於奔馳。如:「馬匹」、「駿馬」。
馬上:立刻。如:「政府為了便民,特地成立馬上辦中心。」
兵馬:泛指兵力。如:「我方的兵馬是敵方的一倍。」
人馬:多指人員。如:「登山隊的人馬剛從這兒經過。」
馬虎:隨便、不嚴謹。如:「為人處事,不可馬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狀聲詞。形容馬鳴聲、風聲或落葉聲。[例]蕭蕭
蕭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馬鳴聲。唐.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2)形容風聲。《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3)形容落葉聲。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鳴。《廣韻.平聲.齊韻》:「嘶,馬嘶。」北周.庾信〈伏聞遊獵詩〉:「馬嘶山谷響,弓寒桑柘鳴。」唐.溫庭筠〈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詞:「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獸用腳掘地。《西京雜記》卷四:「滕公駕至東都門,馬鳴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
啾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蟲鳴聲。《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蟪蛄吟兮啾啾。」(2)形容鳥鳴聲。唐.杜甫〈枯㯶〉詩:「啾啾黃雀啄,側見寒蓬走。」(3)形容馬鳴聲。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4)形容鈴聲。《楚辭.屈原.離騷》:「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5)形容各種尖細淒切的聲音。唐.杜甫〈兵車行〉:「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兵馬。《左傳.昭公三年》:「戎馬不駕,卿無軍行。」漢.崔駰〈安封侯〉詩:「戎馬鳴兮金鼓震,壯士激兮忘身命。」
落腮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兩鬢連至下巴的鬍子。明.無名氏《白兔記》第四齣:「馬鳴王粗眉毛,大眼睛,落腮鬍。」也作「絡腮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