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7.18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鬥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印尼、峇厘島(Bali)等各地皆有的一種戰鬥舞蹈,由兩男子持木杖表演,它設計成為有韻律且很重要的半軍事訓練的形式,與日本的劍道(Kendo)類似。近來較進步的形式則以模擬或真實之竹劍進行表演,亦有徒手摔角代替武器。鬥舞(Pentchak)亦有極罕見而細膩的動物韻律,如貓打架的動作。近年亦已出現由女子演出的Pentchak,動作較接近神迷(Trance)模式,而非真正節奏性打鬥。具有義大利與法國風格的Pentchak舞蹈有其專屬之衣飾,稱為Ke-mbung□an。鼓、長笛、鐃鈸為舞蹈伴奏樂器。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鬥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1830年代左右起源於希臘和土耳其交界的色雷斯山(Thrace),此舞本是希臘獨立戰爭時,山區游擊隊或被譽為愛國俠盜的山賊所跳的舞。主要動作是重踏步,曲腿的跳躍,踵步同時附和著「歐巴」的高叫聲。男人常以舞藝相互競賽,尤其有女子旁觀時,更是以各種複雜舞步凸顯自己。此舞為3/8拍,不分舞伴圍成鏈形或開口圓,全體牽手(二端除外),屈肘約同肩高,朝反時針方向移動,每一樂節結束都有單足跳,並扭轉前導腿,最右端者為領舞人,右手持一條手帕以備在舞中隨舞步揮轉,領舞者有時脫離鎖鏈隊形而獨舞,展現特技般的舞藝,舞技最高超者會在前額放一杯水。此舞若由女子跳,則步幅較小,舞步較溫和。已經解散的希臘精銳陸軍部隊...
《以色列土風舞》、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皮貨工人戰鬥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是在匈牙利之工匠同業公會(Craftsmen´ Guilds)還須負責防衛城牆與河堤的時代,布拉索(Brasso)地區之皮貨工人,包括撒克遜人與匈牙利人等,所表演的一種劍舞,藉此可以提供一種訓練工人如何使用武器、防衛地方的方法。舞蹈採模擬戰鬥之方式,兩人之間以劍相鬥,每人手中持一盾牌。在戰鬥之前,有跑步、空中跳躍及從對方腿下穿過等動作。舞者身穿緊身褲、舊式軍服上衣,足登帶繸之鞋。此種舞蹈並非皮貨工人之工作舞,而為一種舊式的戰鬥舞,為當年歐洲流行之模擬決鬥「Matassino」或「Bouffones」〔見劍術舞蹈(Bouffones)〕之餘緒。皮貨業中確曾提供其工人一種武器,以為軟化生皮之...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加卡里里舞、戰鬥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種戰鬥舞蹈;模擬印尼麻六甲(Molucca)群島中安汶島(Ambon)、班達島(Banda)、特納提島(Ternate)等島上原住民間的衝突與戰鬥。《加卡里里舞》(Tjokalde)具有一種傳統的宗教特徵,僅於重要節慶場合始做演出,且其準備工作極為瑣碎,費時又費錢。舞蹈形式是舞者表演激烈之動作,做高跳躍和喊叫。身著最古老之戰士服,裝扮成戰士,頭部模仿中世紀曾入侵他們的荷蘭人及葡萄牙人的軍隊,帶著銅盔。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黑熊搏鬥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鄂倫春族民間舞蹈。流行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及黑龍江鄂倫春族居住地。也叫《鬥熊舞》,鄂倫春語稱為《阿瑪仁》。鄂倫春人崇拜黑熊是傳統的習俗,故從不獵熊。每當鄂倫春人狩獵歸來,慶賀豐收及其它喜慶日子,均要圍著篝火唱歌跳舞,其中最精彩的就是《黑熊搏鬥舞》。舞時三人為一組(二男一女或是二女一男均可),站成品字型,上身略向前傾,雙腿半蹲,雙手按膝,目視對方。口發〈吼、吼〉之呼號聲,雙腳同時用力跺地,跳躍,兩肩和頭部左右搖動,模仿黑熊蹦跳。其中二人相互追逐,搏鬥的難解難分時,另一人旋即勸解,繞橫八字路線在雙方之間蹲跳穿梭。該舞無音樂伴奏,以舞者本人的呼號為動作節拍。節奏鮮明,粗獷豪放。是鄂倫春族民間舞中最...
鬥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葡萄牙一種逗笑性質之鬥劍舞。由兩組之男舞者表演。一方稱為角力者(Lutadores),身穿緊身衣與綴有發光金屬片之黑絨衫,手持棍棒。另一方身穿外衣,頭戴鋼盔,手中持劍。雙方表演各種姿勢,棍棒與劍相擊。最後之高潮為「角力者」躍上對方每人之肩上,成為金字塔形(Pyramidal)。《打鬥舞》係源自普遍流行的意為摩爾人與基督徒(Moors and Christians)之爭的《摩里斯卡》(Mourisca)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抗爭。如:「戰鬥」、「鬥爭」、「明爭暗鬥」。
使動物相鬥。如:「鬥狗」、「鬥雞」。
比賽、競賽。如:「鬥法」、「鬥智」、「鬥棋」。
奮鬥:努力求勝。如:「團結奮鬥」。
祝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告神靈以祈福保平安。《隋書.卷二○.天文志中》:「虛二星,冢宰之官也。主北方,主邑居廟堂祭祀祝禱事,又主死喪哭泣。」《大宋宣和遺事.貞集》:「帝相隨至官府中,庭下鳴鼓,拔刀劍互相鬥舞,請神祝禱。」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