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0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指能產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種作用的感官。《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言五根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根。」(2)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力量的意思,指進入聖道,調伏煩惱的力量。信根是對三寶生起清淨的信心。精進根是努力的長善除惡。念根是對當下每個念頭、感覺都清清楚楚。定根指修習四禪。慧根指如實知四聖諦。《雜阿含經》卷二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五位。大寫作「伍」,阿拉伯數字作「5」。
數目是五的。如:「五個」、「五子棋」、「五線譜」、「陰陽五行」、「五權憲法」、「五體投地」。
次第是五的。如:「五更天」、「小學五年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的器官,多半長在土裡,具有固定及吸收水分、養分的功能。如:「樹根」、「草根」。
物體的基部、底部。如:「牆根」、「舌根」、「牙根」、「耳根」。
事情的本源、依據。如:「根據」、「病根」、「禍根」、「追根究柢」、「無根之談」。
事物的存底、憑證。如:「票根」、「存根」。
深植。如:「根植」。
澈底。如:「根絕」、「根治」、「根除」。
數學上稱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或解為「根」。
量詞。用於計算細長形物體的單位。如:「一根棍子」、「三根筷子」。
姓。
鏡花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什大乘要義問答.卷上.辯法身如幻常光泥洹三義》1>佛法身者,同於變化,化無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離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觸;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味、觸;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觸;有觸之物,必有一法,即觸法也。餘者或有或無:如地,必有色、香、味、觸。水有色、味、觸,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則無香也。火必有觸,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從白石出者,則無香也。風但有觸,而無色也。若非色之物,則異今事。如鏡中像,水中月,見如有色,而無觸等,則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大智度論.卷六》、唐....
慧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以智慧對破除煩惱,引入聖道有促進作用,故稱為「慧根」,為五根之一。後多指人對佛法信悟的潛力。唐.劉禹錫〈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謁河南尹白侍郎〉詩:「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箜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也稱為「空侯」、「坎侯」。漢武帝令樂人侯調始造空侯。《風俗通》、《通典》則說是侯調所作。因為制器的人姓侯,故名空侯。而其聲坎坎,亦有叫坎侯。形狀似瑟而較小,弦數不一,少至五根,多至二十五根。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等三種形制。現在新制的箜篌仿豎琴而製,有音箱,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
北極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捉北極狐、馴鹿或海豹,由於冰原上的食物不多,所以北極熊整天忙著在浮冰和雪地上追逐獵物。北極熊的腳掌有五根爪子,牠們用四肢奔跑與行走,如果準備發動攻勢,就會用後腿站立,揮動前掌攻擊敵人,由於牠們的腳底有毛,因此就算在冰滑的雪地上奔跑,也不會失足滑倒。 【居住習性】北極熊沒有固定的住所,一般來說,公熊是四海為家的流浪漢,而懷孕的母熊則會在背風面挖掘雪洞過冬,期間並產下幼熊。母熊每兩年生產一次,每次產下一至兩隻幼熊。剛出生的幼熊只有兔子那麼大,眼睛睜不開,耳朵也聽不見,大約要到兩歲時才能完全獨立生活。北極熊大多是「左撇子」,這...
古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外形為木制長方形音箱,板面成弧狀,上面張弦,弦下有雁柱,唐、宋時弦數為十三弦,現已增至二十五根弦,最常見為二十一弦箏,傳統上按五聲音階排列。古箏在民間極為興盛,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因流派眾多,而有尼龍鋼弦、鋼弦、絲弦之分,各有不同的特色演奏技法與音樂特質。也稱為「漢箏」、「秦箏」、「瑤箏」。簡稱為「箏」。
水月鏡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鏡花水月」之典源,提供參考。 #《遠什大乘要義問答.卷上.辯法身如幻常光泥洹三義》1>佛法身者,同於變化,化無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離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觸;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味、觸;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觸;有觸之物,必有一法,即觸法也。餘者或有或無:如地,必有色、香、味、觸。水有色、味、觸,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則無香也。火必有觸,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從白石出者,則無香也。風但有觸,而無色也。若非色之物,則異今事。如鏡中像,水中月,見如有色,而無觸等,則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 〔注解〕 ...
手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掌末端的部分,左、右手各五根。《三國演義》第三○回:「淳于瓊被擒見操,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縳於馬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那般輕倩的裝飾,雖則覺得柔媚,只一雙手指卻像講究勾、搬、沖的。」也稱為「手指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