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98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士的別稱。《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多備齋供,不問雲遊,全真道人都要齋他。」《西遊記》第二四回:「大仙門下出的散仙,也不計其數,見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
2.保全其自然的天性。《莊子.盜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晉書.卷九二.文苑傳.曹毗傳》:「梁生適南越以保慎,固能全真養和。」
全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代,道士王重陽創立的宗教。主張儒、道、釋三教合一,其教義勸人誦讀儒教的《孝經》、佛教的《般若心經》和道教的《道德清淨經》,以返其真,故稱。元明時極為盛行。
全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真道為金代北方新起的道教派別。創始於陝西咸陽人。王號重陽,自稱四十八歲時遇仙人呂洞賓於甘河鎮,授以要道口訣,遂棄家入終南山修道。大定七年(1167)焚庵東行,在山東寧海等地傳道,先後收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後稱北七真。王嚞曾在馬鈺家築「全真庵」自住,為以「全真」名教的開始。先後在文登建三教七寶會,福山建三教三光會,蓬萊建三教玉華會、掖縣建三教平等會,查山建三教金蓬會,連續進行結社傳教活動。王嚞倡三教合一,曾說:「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重陽全真集.孫公問三教詩〕)。以〔道德經〕、〔孝經〕、〔般若心經〕教人諷誦。又教以孝謹純一、正心誠意...
全真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真教的道士。《水滸傳》第一八回:「一個叫做公孫勝,是全真先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將及到家之際,遇見一個全真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不虛假的。如:「真實」、「真正」、「真心」、「真人真事」、「千真萬確」。
非常、確實。如:「真好」、「真快樂」、「真喜歡你!」、「他說得真有道理。」
清楚、明白。如:「看得真」、「聽得很真!」
自然、本性。如:「天真」、「本真」、「率真」。
原來的樣子。如:「寫真」、「傳真」、「失真」。
仙人。如:「太乙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整、齊備。如:「全部」、「十全十美」、「文武雙全」、「全副武裝」。
普遍、整個。如:「全國」、「全面」、「全家」、「全體」。
都、皆。如:「他們全來了!」、「球瓶全倒了!」
保持完整。如:「保全」、「兩全其美」、「苟全性命」。
披星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
事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一:「到這裡,言也端,語也端,頭頭是道,物物全真,豈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處?」
姑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尼姑、道姑。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道士每住滿全真院,莊家每閒看神仙傳,姑姑每屯滿七真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