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2.04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典謨訓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中的〈堯典〉、〈大禹謨〉、〈伊訓〉、〈湯誥〉等,都是古聖賢相誥誡的言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作為依據或規範的書籍。如:「字典」、「典籍」、「經典」、「法典」、「引經據典」。
標準、法則。如:「典範」、「典型」。
儀式、典禮。如:「大典」、「慶典」、「開幕典禮」。
古書中可稱說的故事。如:「用典」、「典故」。
主持。如:「典試」、「典獄長」。
質押。如:「典當」、「典押」、「典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位者告諭下位者。《易經.姤卦.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文體名。古代用來告誡他人的文字,後成為君王諭令臣下的專用文體。如:「康誥」、「洛誥」、「酒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教誨。如:「教訓」、「訓示」、「訓誨」、「訓斥」、「訓勉」。
可遵循的言語。如:「古訓」、「庭訓」、「校訓」、「家訓」、「不足為訓」。
解釋文字的意義。如:「訓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謀略、計畫。如:「良謨」、「宏謨」、「嘉謨嘉獻」。唐.羅隱〈題磻溪垂釣圖〉詩:「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2.姓。如晉朝時大夏有謨固。
無。宋.馬令《南唐書.卷二一.黨與傳下.查文徽傳》:「越人謨信,未可速進。」
典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謨,兩種文體。典以記國之大事,謨以載謀略之言。典謨泛指古聖賢所遺留的訓誡。《文選.孔安國.尚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範也。」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或稱《尚書》,相傳由孔子所編定,上記堯舜及夏商周三代,下至秦穆公時代的典謨訓誥。〈益稷〉篇記述大禹治水的事蹟。舜聽了臣子皋陶的謀議,於是也要禹說一些美言。禹跪拜行禮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說:「這是怎麼說?」禹回答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絳7>於是乎始有金石之樂,禮也。 〔注解〕 (1) 書:即《尚書》。傳由孔子所授,記三代以上的典謨訓誥。原有百篇,亡於秦火,今所見《尚書》有五十八篇。此處引文為《尚書》逸文。 (2) 抑微子:但是沒有你的話。抑:但是、然而,表示轉折。微:無。 (3) 寡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4) 待:接納。 (5) 濟河:渡河。 (6) 盟府:保存盟約的地方。 (7) 魏絳:春秋時晉國大臣。生卒年不詳。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書經》,或稱《尚書》,相傳由孔子所編定,上記堯舜及夏商周三代,下至秦穆公時代的典謨訓誥。〈益稷〉篇記述大禹治水的事蹟。舜聽了臣子皋陶的謀議,於是也要禹說一些美言。禹跪拜行禮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說:「這是怎麼說?」禹回答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
孜孜不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書經》,或稱《尚書》,相傳由孔子所編定,上記堯舜及夏商周三代,下至秦穆公時代的典謨訓誥。〈益稷〉篇記述大禹治水的事蹟。舜聽了臣子皋陶的謀議,於是也要禹說一些美言。禹跪拜行禮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說:「這是怎麼說?」禹回答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