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發派遣。《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分派已定,蕭雲仙帶著二百人,大踏步殺上山來。」《紅樓夢》第六四回:「於是連夜分派各項執事人役,並預備一切應用旛杠等物。」
2.由原來的整體所分出的不同派系。如:「基督教的分派眾多。」
3.河的支流或山的支脈。唐.李商隱〈哭劉司戶〉詩:「湓浦應分派,荊江有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如:「分割」、「分離」。
配與。如:「母鳥將捉回來的小蟲分給小鳥吃。」
分擔。如:「分憂解勞」。
辨別。如:「分辨是非」。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
區別、不一樣之處。如:「大小之分」、「人我之分」。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約分」、「二分之一」。
評定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量詞:A>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B>用於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C>用於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D>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只花五分鐘的時間,就完成這項實驗。」E>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F>用於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逢人只說三分話」、「一分努力,一分收穫。」
名位、權利、義務等的範圍、限度。如:「身分」、「名分」、「本分」。
整體中的局部。如:「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配。如:「分派」、「輪派」、「攤派」。
推心置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後來劉秀又北上擊敗強大的銅馬軍以及其他的割據勢力,戰敗軍隊紛紛投降。劉秀收編降卒,原先的首領也都分派官職。但是這些首領們仍然心存疑慮,深怕劉秀終會對他們不利。劉秀看出他們的心態,就下令讓他們仍然回去帶領自己的部隊,自己只帶著極少的隨從前去巡察。降將們看到劉秀對他們毫無戒心,十分信賴,便說:「蕭王把他的赤誠之心都推移到人家的肚子裡了,我們怎能不捨命回報呢?」後來「推心置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以至誠待人。
井然有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01.《金史.卷二八.禮志一》:「凡事物名數,支分派引,珠貫棋布,井然有序,炳然如丹。」02.清.王夫之《薑齋詩話.附錄.夕堂永日緒論外編》:「如尤公瑛〈寡人之於國也〉章文,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而以末段歸重汰獸食、發倉廩,……乃令《孟子》之敷施調理,井然有序。」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組的人數一致。3.安排學生角色任務,以建立學生在小組中的責任與互賴關係。4.採S型或其他適合的方式分派學生到各小組,使各組具有相似的異質性。 貳、教學流程 一、全班授課可利用投影片或其他視聽媒體來介紹教材之重點內容,提示學習任務,教學過程中應強調意義學習而非內容記憶。 二、分組學習在進行分組討論時,小組同學的主要工作是精熟教師授課的教材,並幫助他人也能精熟學習內容。教師授課後,學生以作業單和答案單練習教師的教學內容,並藉此評估自己和組內同學之學習情形。分組學習有以下要點:1.每一小組只發給一張答案單,以鼓勵組內同學一起...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4.連結命題與資料:根據事先確立之命題,然後以資料佐證。此種作法雖有多種,但無一種能精確地描述所分派之受試者以及處理條件,在這些作法中最適合於個案研究使用的為”組型匹配”(pattern-matching)觀念,即是把資料與命題結合成關係之一種方法。5.解釋研究發現之規準:已至少要有兩個對立之命題,然後根據不同之組型資料加以解釋,較為完備。 研究步驟個案研究常以單一個案進行研究,強調的是深度分析。個案研究通常採取之步驟有以下五項:1.敘述目標:包含直接要研究之單位,以及其特徵、關係與歷程。2.設計研究途徑:選取研究單...
物極必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已復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 02.明.鹿善繼〈與孫相公書〉:「昨見王道長相說,一疏論閣臣分派票擬之,非謂軍國大事宜專責首輔擔當,已奉諭旨,此物極必返之機。」 參考詞語︰勢極必反注音︰ㄕˋ ㄐ|ˊ ㄅ|ˋ ㄈㄢˇ漢語拼音︰shì jí bì fǎn釋義︰猶「物極必反」。見「物極必反」條。 01.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齣》:「老夫待罪錦衣,多歷年所,門戶黨援,何代無之。總之,君子、小人,互為盛衰,事久則變,勢極必反。」
拼圖法第二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由艾洛森(Elliot Aronson)所發展,適用於社會、文學或教具概念性之學科領域。在拼圖法第二代中,將學生分派到異質小組中,並分配每人一小單元或一章節進行研究,而後提供一"專家單",不同小組中研究相同主題者,再組成一個專家小組討論共同主題,經討論後,每個專家回到原小組中介紹自己研究所得。最後的小考,內容涵蓋各主題,故每個專家都有責任指導小組同學精熟學習內容,依據小考得分再匯整成小組得分。拼圖法第二代是由原始拼圖法結合其他小組學習方法所發展出來的,其主要差別在於拼圖法中每位專家部分...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 xù釋義︰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 01.《金史.卷二八.禮志一》:「凡事物名數,支分派引,珠貫棋布,井然有序,炳然如丹。」 02.清.王夫之《薑齋詩話.附錄.夕堂永日緒論外編》:「如尤公瑛〈寡人之於國也〉章文,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而以末段歸重汰獸食、發倉廩,……乃令《孟子》之敷施調理,井然有序。」 參考詞語︰井井有方注音︰ㄐ|ㄥˇ ㄐ|ㄥˇ |ㄡˇ ㄈㄤ漢語拼音︰jǐng jǐng yǒu fāng釋義︰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 01.《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凡有疑難事體,托他支理,看其材幹。孝基條分理析,井井有方。」 參考詞語︰井然不紊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