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23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友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親愛。如:「友愛兄弟」。《隋書.卷四○.列傳.元諧》:「少與高祖同受業於國子,甚相友愛。」《聊齋志異.卷一○.素秋》:「公子異之,數語遂出,由是友愛如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如:「喜愛」、「酷愛」、「愛屋及烏」。
珍惜。如:「憐愛」、「愛惜」、「自愛」。
男女間相互的情意。如:「情愛」、「戀愛」。
親慕的情緒或事物。如:「慈愛」、「恩愛」、「親愛」、「割愛」、「同胞愛」。
仁惠。如:「仁愛」、「遺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兄弟相親相愛。如:「友愛」、「兄友弟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友愛的。如:「好朋友」、「好同學」。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是殺害朋友的仇人,我不應該和他同國。」傳統的儒家是很講究禮的。在禮的觀念中,對父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存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禮了。這正是為何《曲禮》說:「父之讎,弗與共戴天」的理由了。這種觀念在《禮記.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報的人,是要「寢苫枕干」的。苫,音ㄕㄢ,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睡不能安寢,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
友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交誼、情誼、友情、友愛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僧會回答:「是視眾生平等。君王能夠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能懂孝悌仁義,互相友愛。」孫皓聽了之後又說:「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嗎?」僧會回答:「佛法與孔孟之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孔孟主要傳揚人倫,這點與佛法是一樣的,但是佛法更加廣泛,提及因緣生滅、諸行無常,這則是孔孟之道所沒有的。」孫皓雖然強自狡辯,但仍無法辯倒僧會,也就不敢隨便毀壞廟宇佛像了。後來「強詞奪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強詞昧理」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沒有道理卻強行狡辯,硬說成有理。
進退維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雅」有嚴正、高貴的意思,所以雅樂亦即正樂,有別於民間歌謠。大雅是用於朝會的樂歌,小雅則是用於宴饗的樂歌。〈桑柔〉一詩相傳是周大夫芮伯所作,指責周厲王親近小人,施行暴政,以至於是非顛倒,民風敗壞,招來外侮,禍國殃民。本段乃作者自傷其處境之語,他感嘆的說道:「看啊!那樹林裡的鹿群,是多麼的友愛而快樂。我卻不然,朋友之間,不僅無法相勉為善,還互相猜忌。人們不是常說『前後都無路可走』,我現在就是這樣的處境啊!」後來「進退維谷」被用來形容前進後退都無路可走的處境。
如膠似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他那溫恭謙遜意勤勞,猛然間遇著,似漆如膠。」 02.《紅樓夢.第五回》:「就是寶玉黛玉二人的親密友愛,也較別人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順,似漆如膠。」 參考詞語︰如膠投漆注音︰ㄖㄨˊ ㄐ|ㄠ ㄊㄡˊ ㄑ|漢語拼音︰rú jiāo tóu qī釋義︰猶「如膠似漆」。見「如膠似漆」條。 01.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三.邱生》:「生知其情動,遽前擁之,遂相與綢繆,如膠投漆。」 02.《紅樓夢.第六九回》:「真是一對烈火乾柴,如膠投漆,燕爾新婚,連日那裡拆得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友愛兄弟。如:「友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