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3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塞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堵住耳朵不聽。《淮南子.主術》:「如此而欲照海內,存萬方,是猶塞耳而聽清濁。」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科諢》:「戲文中花面插科,動及淫邪之事……無論雅人塞耳,正士低頭,惟恐惡聲之汙聽。」
塞耳偷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欺欺人。參見「盜鐘掩耳」條。《五燈會元.卷七.雪峰存禪師法嗣》:「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
塞耳盜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欺欺人。參見「盜鐘掩耳」條。《魏書.卷七四.尒朱榮傳》:「使姦豎專朝,賊臣亂紀,惟欲指影以行權,假形而弄詔,此則掩眼捕雀,塞耳盜鐘。」
疾雷不及塞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聲突然響起而來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動迅速,令人防備不及。《淮南子.兵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也作「疾雷不及掩耳」、「迅雷不及掩耳」。
兩豆塞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朵被塞住而聽不到聲音。比喻受到蒙蔽而看不見真相。《鶡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隔不通。如:「阻塞」、「閉塞」。
充滿。如:「充塞」。
推卸。如:「塞責」。
險要的地方。如:「要塞」。
邊境。如:「邊塞」、「塞外」、「關塞」。
封著瓶口的東西。如:「瓶塞」。
受阻不暢。如:「塞車」。
填滿空隙。如:「嘴裡塞滿了糖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明。如:「著名」、「著稱」、「顯著」。
寫作、撰述。如:「著書」、「著述」、「著作等身」。
文章、作品的通稱。如:「名著」、「巨著」。
穿、戴。如:「著裝」、「穿著打扮」、「穿衣著帽」。
結果、下落。如:「著落」、「尋找無著」。
使用。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的確、實在。如:「著實」。
下棋時走一步棋或下一顆子。如:「著棋」、「棋高一著」。
接觸、碰觸。如:「著陸」、「著地」、「不著邊際」。
使接觸的事物,依附在別的物體上面。如:「著色」、「著墨」、「附著」。
點燃。如:「著火」。
接近、靠近。如:「前不搭村,後不著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陷入。如:「著迷」、「著魔」。
表示動作已有結果。如:「找著」、「睡著」、「蠟燭點著了」。
受到。如:「著涼」。
發生。如:「著急」。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如:「坐著」、「正說著話」。
表示動作、狀態持續存在。如:「想著」、「瀰漫著」、「貼著標語」。
表示某種情形程度深,後面常與「呢」字連用。如:「多著呢!」、「好著呢!」、「他可聰明著呢!」、「這石頭可沉著呢!」
表示命令或祈使的語氣。如:「慢著!」、「你可要牢牢記著!」
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邶風.旄丘》鄭玄.箋1>《詩經.邶風.旄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2>充耳3>。」鄭玄.箋:「充耳,塞耳也。言衛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 〔注解〕 (1) 箋:注釋的一種。 (2) 褎如:即「褎然」,服飾華美的樣子。亦可引申為態度傲慢自大的樣子。褎,音|ㄡˋ。 (3) 充耳:塞住耳朵。亦指古冠冕旁的瑱玉,下垂及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閃電。《玉篇.雨部》:「霆,電也。」《淮南子.兵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