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8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孟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受學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著有《孟子七篇》。也稱為「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姓。如戰國時鄒有孟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用字。如戰國時鄒人孟軻(孟子),燕國有荊軻。
一傅眾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魏了翁〈謝周程三先生賜謚表〉:「雖董仲舒嘗求仁於道誼功利之分,而諸葛亮亦鞠躬於成敗利鈍之外,洎韓愈之卓識,謂孟軻之無傳,然一傅而眾咻,獨倡而寡和。」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釋義︰猶「黃粱一夢」。見「黃粱一夢」條。 01.明.無名氏《鳴鳳記.第一八齣》:「一似宰予晝寢,孟軻隱几。夢熟黃粱,莊周蝴蝶正顛狂,周公事業成何望。」 參考詞語︰夢覺黃粱注音︰ㄇㄥˋ ㄐㄩㄝˊ ㄏㄨㄤˊ ㄌ|ㄤˊ漢語拼音︰mèng jué huáng liáng釋義︰猶「黃粱一夢」。見「黃粱一夢」條。 01.《群音類選.清腔類.卷七.駐雲飛.獨占鰲頭曲》:「童顏白首,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複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力主「文以載道」,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於〈原道〉一文,更確立儒家道統譜系,以承繼者自任。攘斥佛老,擯除諸子百家之說。文學成就:韓愈長於詩文,力斥當時駢文,提倡古文,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推展唐代古文運動。其文章以排斥佛老,闡明儒家之道為宗旨,長於議論,〈師說〉、〈送董邵南序〉、〈原性〉、〈原道〉、〈諫迎佛骨表〉、〈進學解〉、〈送窮文〉,備受傳誦。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詩有論者以為可以列李白杜甫之後,居全唐第三。韓詩以文為詩,以論為詩,求...
一孔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若蟬之不知雪,堅據古文以應當世,猶辰參之錯3>,膠柱而調瑟4>,固而難合矣。孔子所以不用於世,而孟軻見賤於諸侯也。」文學曰:「日月之光,而盲者不能見,雷電之聲,而聾人不能聞。夫為不知音者言,若語於瘖聾,何特蟬之不知重雪耶?夫以伊尹之智,太公之賢,而不能開辭於桀、紂,非說者非,聽者過也。是以荊和抱璞而泣血,曰:『安得良工而剖之!』屈原行吟澤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賢以自輔,任能以治國,然牽於流說,惑於道諛,是以賢聖蔽掩,而讒佞用事,以此亡國破家,而賢士饑於巖穴也。昔趙高無過人之志,而居萬人之位,是以傾覆秦國而禍殃其宗,盡失其瑟,何膠柱之調也?」 〔注解〕 (1) 權衡:衡...
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子張、子夏等,則頗有微辭,稱他們為賤儒。他最不贊成孟子和子思,攻擊不遺餘力。荀子曾說:「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約二十歲時曾遊燕國(約西元前三一四年)。五十歲那年遊學齊國。他在到齊國以前做過什麼事,古籍未曾記載,無法考證。楚考烈王八年,楚相春申君以荀子為蘭陵(戰國楚邑,在今山東省嶧縣境)令,荀子因而遷居蘭陵。考烈王在位二十五年卒,春申君為李園所殺,荀子亦被廢棄。晚年著書講學,其弟子如李斯、韓非、毛亨、浮丘伯等,皆為名儒。約於西元前二三○年,荀子在蘭陵去世。
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時孟軻。參見「孟軻」條。
2.書名。孟軻撰,由弟子輯錄而成,七篇,十四卷。有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朱熹集注,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
恂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誨人不倦的樣子。《後漢書.卷六十八.郭太傳.論曰》:「然而遜言危行,終亨時晦,恂恂善導,使士慕成名,雖墨、孟之徒,不能絕也。」《宋書.卷十四.禮志一》:「孔子恂恂,道化洙泗;孟軻皇皇,誨誘無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