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57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七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吳國倫與徐中行等七人。他們繼承李夢陽、何景明等前七子的文學主張,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世稱為「後七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位置上與「前」相對。如:「後面」、「背後」。
在時間上與「先」相對。如:「先後」、「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子孫。如:「後嗣」、「後代」、「名人之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七位。大寫作「柒」,阿拉伯數字作「7」。
數量是七的。如:「七個」、「七位」、「七步成詩」、「七情六欲」。
民間人死後,每隔七日即做法事一次,共需進行七次,俗稱「做七」。如:「頭七」、「二七」。
歸有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反對當時文壇的模擬風氣。 著作著有震川先生文集、別集、文章指南。 觀點明代中葉, 文壇上出現了前後七子的復古運動,對掃除臺閣體的文風有相當作用。到嘉靖年間,已經流為盲目尊古傾向。王慎中、茅坤、唐順之等人起來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實際上領導人是歸有光。他主張文章不要雕飾太甚,應當恬適自然。有人把歸有光與歐陽修相比,推崇他為明代第一散文大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對歸有光交口稱讚。歸有光反對擬古,多從形式著眼,並沒有達到內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大多是應酬文字,也有些是對當時政治的不滿,表現...
茅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嘉靖二十六年(1557年),曾為胡宗憲幕僚。 著作《史記鈔》、《紀剿除徐海本末》 觀點茅坤反對明代前後七子「文必秦漢」的主張,提倡學習唐宋古文。其所評選的《唐宋八大家文鈔》在當時和後世有很大影響,此書選輯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三蘇、曾鞏、王安石等唐宋古文八大家之文章共164卷。總序中說:「世之操觚者往往謂文章與時相高下,而唐以後且薄不足為。噫!抑不知文特以道相盛衰,時非所論也。」,因此茅坤選文的目的在於宣揚八人文章中「六經」之精隨,對韓愈尤為推崇。他評點註釋雖多有疏漏、錯誤之處,但此選本繁簡適中,可作為初學者之門...
錢謙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書盡歸泰興季振宜。 評價黃宗羲《忠舊錄》稱他為「王弇州(世貞)後文壇最負盛名之一」。凌鳳翔稱「前後七子而後,詩派即衰微矣,牧齋宗伯起而振之,而詩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從風,一歸於正。其學之淹博、氣之雄厚,誠足以囊括諸家,包羅萬有,其詩清而綺,和而壯,感嘆而不促狹,論事廣肆而不誹排,洵大雅母音,詩人之冠冕也!」 著作著有《初學集》、《有學集》、《投筆集》、《列朝詩集》等等。早年還撰有《太祖實錄辨證》五卷。
趙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國,與袁枚、蔣士銓齊名,合稱"乾隆三大家"。他論詩也重"性靈",主創新,與袁枚接近。他反對明代前、後七子的複古傾向,也不滿王士禛、沈德潛的"神韻說"與"格調說"。他說:"力欲爭上游,性靈乃其要。"(《閒居讀書作六首》之五)"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所著《甌北詩話》,系統地評論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陸游、元好問、高啟、吳偉業、查慎行等十家詩,他重視詩家的創新,立論比較全面、允當。 著作 趙翼存詩4800多首,以五言古詩最有特色。如《古詩十九首》、《閒居讀書...
朱庭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庭珍:生平:字筱圓,一字曉圓。雲南石屏人。少嗜學,尤好詩文。光緒間,與同里陳庚明、昆明張星柳、劍穿趙潘、浙江山陰陳鵾父子,於昆明結為蓮湖吟社,並任社長,以詩文唱酬。同治四年起作《筱圓詩話》,歷十三年完稿。觀點:論詩歌變遷,評唐、宋、明人詩,推從蘇軾、歐陽修、陸游,貶斥明前後七子復古摹擬之風。著作:著有《穆青堂詩》三卷、《筱圓詩話》(又名《穆青堂詩話》)四卷。評價:金武祥《栗香四筆》云:「筱圓《論詩絕句五十首》及《詩話》皆見卓識,惟詆訶前輩有過當語。」由云龍《定廣詩話》云: 「《筱圓詩話》亦倡唐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