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53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條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條狀的紋路、圖案。如:「這件襯衫的條紋設計得很別緻。」
條紋豆娘魚(五線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budefduf vaigiensis (Quoy & Gaimard, 1825)
本種魚體側有4~5條寬黑橫帶,與六線豆娘魚(A. sexfasciatus)形態相似,但本種魚的體背偏黃,尾鰭上下葉也沒有明顯黑帶容易分辨。背鰭棘13,軟條11~14,臀鰭2,軟條11~13,胸鰭軟條16~20,側線鱗19~23,鰓耙23~33,體高為標準體長之1.5~1.8。
全球性分布,從紅海、東非到薩摩亞及馬奎薩斯島,水深1~20公尺,在潮池中亦常見,本屬魚全球約有19種,台灣產7種。
本種魚多半棲息在岩礁岸之淺水域,但其分布範圍較寬,可生活在離岸較遠及較深的水域內,晝間則三五成群或成大群在水層中覓食浮游動物,亦可以底藻、蝦蟹為食。
煮湯食之,味頗佳。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條紋蓋刺魚(帝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omacanthus imperator (Bloch, 1787)
體長卵型,吻鈍;幼魚具藍體色而鑲白紋,在尾柄部形成多個白色同心環;成魚則體側具10~25條略後上斜的黃色縱帶;胸鰭基部有一長形黑斑;體長可達40公分。
台灣、菲律賓、印度──太平洋區。
棲息於珊瑚礁地帶約水深1~25公尺處,成魚是海水觀賞魚中,最引人入勝者,在水族箱裝飾品的襯托下,其游姿予人一種高貴的感覺,因此早期的德國海洋水族專家給予皇帝魚(Kaisersische)的雅號。體色隨著成長而變化萬千。
供觀賞,為高貴的觀賞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蓋刺魚科(Family Pomacanthidae),Angelfish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條紋胡椒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背緣隆起呈弧形,腹緣圓。頭中大,背面隆起。吻短鈍而唇厚,隨著成長而腫大。口小,端位,上頜突出於下頜;頜齒呈多行不規則細小尖錐齒。頤部具6孔,但無縱溝亦無鬚。鰓耙細短,第一鰓弓鰓耙數7-11+1+17-19。體被細小弱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54-58。背鰭單一,中間缺刻不明顯,無前向棘,硬棘數XIII,軟條數18-20;臀鰭基底短,鰭條數III+7;尾鰭略內凹或幾近截平。幼魚體具多條水平至微斜向的暗褐色帶,隨著成長,體於胸鰭上方之背側具密集之暗褐色斜帶,斜帶下方具小暗斑。各鰭為鮮黃色,背、臀及尾鰭具暗褐色斑點且具黑緣;胸鰭基部上下部紅色;腹鰭外側紅色。唇部黃色,口緣紅色。以前所記...
條紋躄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tennarius striatus (Shaw, 1794)
第一背鰭(或硬背鰭)第一棘變形之吻觸手其骨質基部等於或略長於第二棘,其先端之肉質部呈三分叉絲狀。體色黃褐色或深褐色,變化極大;由素色至呈現若干黑色斑駁。由於體色之多型性,過去會被定名為若干不同的種。
為所躄有魚中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範圍包括大西洋東西岸及印度太平洋區。
棲息水深0~219公尺。
體色鮮豔者可供觀賞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躄魚亞目(Suborder Antennarioidei)
躄魚科(Family Antennariidae),Frogfishes
雙線條紋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雙斜紋天蛾,身體褐色,胸背板兩側各有一條細白線,胸腹部中央有一條白線,前翅褐色,二分頂角的灰白色斜紋兩側各有一條黑帶,內側黑帶越往後緣越粗寬,後翅褐色,後翅基部淺褐色或偏白,後翅臀角有一條帶紋延伸到翅基部,於中國、台灣、韓國、日本、印尼、中南半島、印度、緬甸、馬來半島、新幾內亞有分布,幼蟲墨綠色或黑色,側線上有多對黃色或橘色假眼斑,幼蟲食草為鳳仙花。
條紋臭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phitis mephitis (Schreber, 1776)
體黑色,頭頂經頸部到背部為白色條紋,但白色區域的大小因個體而異,尾巴側面亦為白色,頭軀幹長28~38公分,尾長18.5~43.5公分,體重700~2,500公克。
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北部。
棲息環境包括雜林、草地、沙漠等,白天多半躲在地洞中,黃昏到夜晚活動,冬天大部分時間沈睡;族群密度每平方公里0.7~18.5之不等,一般多在1.8~4.8隻,雌獸活動範圍約110~370公頃,雄獸則會在較大的區域遊蕩;一般單獨活動,冬天則可能由1隻雄獸和多隻雌獸共用一個地洞;2~4月交配,幼獸在5~6月出生,懷孕期59~77天,一胎1~10仔,通常4~5仔,出生時體重約30公克,3週後睜眼,8~10週斷奶,秋天離開雌獸,雌獸1歲時可初次生殖,圈養下最長壽命可達12年11個月,但一般壽命僅6年。條紋臭鼬遇敵時,會弓背、豎毛、抬尾,有時也會頓足,如果敵人仍靠近,則會將身體捲為U字形,頭和尾朝向敵人,...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貂科(Family Mustelidae)
條紋松鼠(金瓜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miops maritimus (Bonhote, 1900)
小型松鼠,頭軀幹長不超過12公分,背上3條黑色縱紋,中央條紋寬約0.4~0.5公分,由肩部延伸至尾;頭軀幹長10.5~13.4公分,尾長9~11.2公分,體重40~85公克。
中國大陸、越南、寮國、台灣。
在台灣分布於海拔500~3,000公尺森林中,主要以闊葉林為棲息地;白天活動,晚上住在樹洞中;以植物種子、嫩葉、果實與昆蟲為食;6月交配,9月生產。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松鼠科(Family Sciuridae)
條紋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1.8-2.5m;出生時約1m。體重雄性160kg,雌性150kg。出生體重為10kg。 吻短突出,額隆明顯,體型壯碩 眼前至胸鰭有細長深藍色帶。耳到胸鰭與耳到腹部另有兩條藍色帶, 背部、背鰭、及額隆為深藍色,其餘體側為淡藍色,腹部白色或淡粉紅色,背鰭呈鐮刀狀, 食物包括遠洋魚類與烏賊。
條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ccipiter striatus
體長25~34公分,小型猛禽,翼展51~69公分,雌鳥較雄鳥大。虹膜紅色。背面灰藍色,腹面紅棕色至茶黃色,翼短而尾長,尾羽有數條灰色的寬帶。亞成鳥背面深褐色,腹面有暗色斑紋。
共8亞種,分布於北美洲及中美洲,包括加拿大、美國、中美洲各國及西印度群島,北方的族群具遷移性。
不同地區之族群廣泛利用各種森林地及疏林,喜歡靠近水的地方,90%的食物為鳥類,多半約15~27克的大小,此外也抓取小型哺乳類、青蛙、蜥蜴及昆蟲,狩獵方式為突襲。單獨營巢,繁殖期各地不同,通常在濃密的針葉樹林中築巢,每窩產2~5顆卵,30~32天孵化,幼雛白色,38~40天羽毛長齊,滿1歲即可繁殖。繫放資料顯示曾有個體存活超過7年。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