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92.1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消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食物在體內經過種種變化成為身體能夠利用物質的過程。《紅樓夢》第四九回:「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愛吃。」
2.化除。《周書.卷二三.蘇綽傳》:「嗜慾之性,潛以消化。」
3.比喻對知識的吸收、理解。如:「讀書要能理解消化,切忌囫圇吞棗。」
4.商品的售出。如:「這東西市場反應很好,消化得很快。」
厭氧消化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厭氧菌或兼性菌在無自由氧狀態下,將有機物質分解之處理方法。厭氧消化處理時不需要曝氣,能源使用量較好氧方法低,可處理含高濃度有機污染物之廢水,且因可將大量有機質轉化成甲烷及二氧化碳逸出,汙泥(微生物體)產量少。厭氧消化處理後之污水(泥)仍含有一些溶解性有機質及還原性物質(如銨鹽及硫化物),須以好氧方法做後續處理。
好氧(喜氣)汙泥消化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在好氧狀態下,利用微生物作用將有機性汙泥穩定化的方法。汙泥在通氣狀態下,經好氧微生物作用,將汙泥中的有機物質氧化為二氧化碳、水和氨;氨再進一步氧化成硝酸鹽類。污水處理廠沈澱池產生之汙泥常用好氧汙泥消化法處理,可以減少汙泥量,改善汙泥的脫水性,並使汙泥穩定,避免在後續處理過程中分解發臭。
好氧消化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溶氧的狀況下,藉好氧性細菌的作用把污泥或廢污中之有機物分解為CO2及H2O,而使污泥或廢污達安定化的生物性處理法。優點包括:1.不需加熱及覆蓋設備;2.消化污泥之濃度低,故不需濃縮設備;3.消化污泥及放流水上澄液之需氧量低,不必再處理;4.消化污泥沈降性良好、脫水性佳、無臭味,呈腐植土狀,易於處分;5.可從污泥回收鹼性化合物如硝酸鹽。缺點包括:1.需要供給氧量;2.不能回收CH4;3.消化污泥之體積大(由於合成作用增加生物固體)。20℃時之水力停留時間為10-20天,視污泥種類而異,固體物負荷為1.6-4.8kgVS/m3-day;液體中之殘餘溶氧為l-2mg/L;揮發性懸浮固體物之去除...
消化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化器官的統稱。由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等組成,主要作用在於消化食物和吸收養料。也稱為「消化系」。
污泥消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污泥消化是利用污水、污泥中無溶氧的環境下生育的厭氧菌作用,經液化、氣化過程分解有機物,謀求安定化,消滅病原菌、寄生蟲卵,達成安定化、固形物減量化。有機物可供為微生物之食物,複雜之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經由厭氧分解可成為簡單之穩定物質,如甲烷(CH4)與二氧化碳(CO2)。厭氧之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酸形成菌將複雜之有機物水解醱酵成簡單之有機酸。第二階段中,甲烷形成菌再將有機酸轉化成甲烷與二氧化碳,此時廢水達到穩定,厭氣消化作用完成。而污泥消化後之產物包括(1)氣體,主要氣體為甲烷與二氧化碳(2)浮渣(3)上澄液與(4)消化污泥。經厭氧消化之污泥,可達到下列之效果:(1)...
厭氧消化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為環境工程上處理污泥、糞尿及有機物濃度特別高的廢水,常使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將廢水投入密閉消化槽中,於缺乏自由氧的情況下,經由厭氧性或兼氣性微生物分解有機物並反應產生甲烷氣 (CH4)的作用。一般厭氧消化作用可分成兩個階段,有機物先經水解及酸化作用產生較低分子的有機酸,有機酸再經由甲烷菌的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及甲烷。厭氧消化作用會產生具有能源價值的甲烷氣。優點包括:1.適合高濃度有機性廢污之處理;2.最終產物如CH4可彌補攪拌及加溫之能源;3.低合成作用,剩餘污泥之產生量少,N及P之供應量少,消化污泥在衛生上已無大礙,可供肥料之用;4.油脂亦可溶解及降解。缺點包括:1.須攪拌均勻、加溫設備、...
消化性潰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胃腸壁受胃酸侵蝕而形成潰瘍,症狀包括鈍痛、內出血、解黑便、吐血等。可分為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腔腸動物的體腔,具有消化功用,故稱為「消化腔」。
消化不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飲食過度或消化機能衰退等因素,導致消化功能無法發揮,造成胃腸不適或食慾不振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