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淪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淪陷而滅亡。《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秦始皇之末至二世時,日月薄食,山陵淪亡。」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八首之二七:「朝雲無處所,荊國亦淪亡。」也作「淪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滅亡、喪失。如:「淪亡」、「淪喪」。唐.白居易〈贈樊著作〉詩:「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如:「死亡」、「傷亡」、「陣亡」、「家破人亡」。
死去的。如:「亡父」、「亡兄」、「未亡人」。
逃。如:「逃亡」、「流亡」、「亡命之徒」。
丟掉。如:「亡羊補牢」、「歧路亡羊」。
消滅。如:「滅亡」、「亡國」、「脣亡齒寒」。
人心不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世道淪亡
世風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憶古錄》:「世風日下,道德淪亡;邪說紛紛,人欲橫流。」 2.語譯 世風,指社會道德。用以感嘆社會道德日漸敗壞。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世風澆薄、人心不古、世衰道微 相反詞 風俗敦厚 5.例句 現今世風日下,殺人搶劫的事屢見不鮮。
捲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三齣:「國家重地淪亡久,捲土重來在此行。」
新亭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東晉南渡名士王導等,於新亭飲宴,舉目望見山河,而感慨國土淪亡,相與對泣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後比喻懷念故國或感時憂國的悲憤心情。宋.陸游〈初寒病中有感〉詩:「新亭對泣猶稀見,況覓夷吾一輩人。」
深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思熟慮」係由「深思」及「熟慮」組合而成。「深思」見於戰國楚.屈原〈漁父〉。屈原原任三閭大夫,懷王時遭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以表忠貞之心。後被頃襄王召回,但又遭讒言而流放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漁父〉一篇描述屈原被放逐江南,遊於江河傍,吟詩唱歌,神色十分憔悴,一個漁父看到他,問道:「你為什麼到這裡來呢?」屈原答:「整個世界是那麼汙濁,所有人都迷迷糊糊,只有我一個人是清醒的,所以被放逐到這裡。」漁夫勸他說:「真正的聖人應該是可以順應大環境的,既然世間混濁,眾人皆醉,你不如就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為什麼要『深思高舉』,而讓自己流放到此地?」意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死一生」指歷經多次近於死亡的險境,猶能存活。見用於劉良注解屈原〈離騷〉的注語。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楚懷王時,屈原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
心煩意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後代文學影響極大。 (2) 放:驅逐、流放。 (3) 竭知:用盡智慧。知,通「智」,音ㄓˋ,智慧。 (4) 蔽鄣:阻礙,阻隔。鄣,同「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