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21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照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照料、看顧、幫助。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他自到我家來,倒也親熱,一家無二,每日前後照顧,再不嫌貧棄賤。」《儒林外史》第一回:「況這件事,原是我照顧你的,不然,老爺如何得知你會畫花?」也作「照看」。
2.注意。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能照顧眼前坑,不隄防腦後井。」《老殘遊記》第八回:「子平又貪看山上雪景,未曾照顧後面的車子。」
商店中指顧客前來購買的意思。《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清抱襲了這分財產,又認得了些外國人,買賣做得圓通,大家都願照顧他。」
天主照顧(天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文providence來自拉丁文名詞providentia,包括兩部分:pro(因為,為了)與videre(看)。因此意思是:先見、照料、預備的行動;謹慎管理資源。神學裡,天祐的一般意義指:天主對世上受造物先見的照顧與引導。更嚴格的神學意義是:三位一體的天主與世界的關係,一如祂對祂宇宙救恩計畫的所知、所願與所行,以及祂對世界走向祂命令之終局的領導。在位際性語言中天祐的意義則是:三位一體的天主本身,特別是富於仁慈及智慧的,全知的,親自指導宇宙及人類的歷史的天主聖三。
  〔聖經〕不那麼常用天祐一詞,但視天祐之事實為〔聖經〕信仰的中心因素。〔舊約〕中,天祐一詞只出現在希臘文化影響下...
一來照顧郎中,二來又醫得眼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舉兩得。《西遊記》第一八回:「這正是『一來照顧郎中,二來又醫得眼好。』煩你回去上覆你那家主,……往西天拜佛求經者,善能降妖縛怪。」
安寧照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減輕癌症末期病人的痛苦,在心理上給予安詳、寧靜的精神支柱及安慰,在生理上儘量使疼痛減除。此種照顧的觀念與方式稱為「安寧照顧」。
自我照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證人類早期的文明,可以發現自我照顧是人類早期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通常承擔他們自己、家庭和團體在生活中安全與健康的責任。後來,隨著工商業的繁榮、醫學科技的進步、家庭結構的改變及分工合作觀念的盛行,人們普遍將疾病照顧的責任交給衛生專業人員,使得自我照顧的觀念逐漸式微。長期依賴衛生專業人員照顧的結果,人們已忘了自己在健康維護與疾病照顧上的責任與功能。目前,由於社會經濟結構與生活型態的改變,加以衛生保健的改善與進步,慢性病取代急性傳染病,已漸漸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趨勢。由於慢性病的病程長,醫療費用也十分昂貴,使得人們自我照顧的意識逐漸覺醒。因此,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遏止病情的惡化,減少合併症及殘...
幼期照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幼稚期比其他動物長,其他動物在脫離母體後,在短期內就能過獨立生活,而人卻長達十餘年。由於幼兒不能獨立過生活,就必須由成人照顧,稱為「幼期照顧
  幼期照顧是由於兒童的「無助性」,需要成人的關心與保護,才能在適宜的情況中成長。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認為:人在幼稚期的發展,在身體方面,必須在營養與照護下,使生長中的個人,有一個發展的環境,假如沒有發展所要求的環境及伴隨著多種發展的刺激,發展將不可能。
  一些教育人類學家認為:人類的幼期照顧,是給予教育的機會。因為兒童需要照顧,有賴於成人的幫助,而成人恰可利用此機會...
公共的教育照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社會教育學家波伊默(Getrud Bäumer, 1879~1954)女士極力推展公共的教育照顧,在德國國會服務期間,即推動這項立法的工作。她認為把教育照顧的工作推給民間,必難做得完美,因為民間力量有限,不如政府的力量大,而要由政府做,就應從立法著手。有了法律根據,政府才有依法行政的可能。於是德國政府於一九二四年四月一日頒布了〔共和國青少年福利法〕(Reichs Jugend Wohlfahrtsgesetzt),在法中規定政府要實施公共的教育照顧,該法也成為各國制定少年福利法的藍本。
  她認為人們應該了解公共教育照顧制度的建立,具有社會教育學的意義,假如人們了解這一點,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關注、照應。[例]照顧、兼顧、顧此失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看、顧。如:「照顧」、「照應」、「照料」。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的齊宣王,因為仰慕春秋時齊桓公與晉文公的霸業,很想效法他們,便向孟子請教有關他們的事蹟。孟子說他沒聽說過,但可以為齊宣王講述如何以仁德統治天下。孟子認為,要以仁德統治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去照顧、愛護百姓。可以先從尊敬自己的父兄、愛護自己的子弟開始,然後推及別人的父兄子弟,這樣就能治國、平天下了。如果不從這基礎開始做起,就想開疆闢土,使其他諸侯歸順而稱霸天下的話,正如同爬到樹上去抓魚,是不可能達成的。後來《孟子》原文的「緣木求魚」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