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0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疏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周圍的人、事、物,不親近、關心。如:「自從畢業後,他和同學漸漸疏離了。」
疏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體與日常生活、環境、團體或文化互動時,自覺無意義感、無能為力感、社會孤立感、自我分離感等複雜的心理狀態,稱為「疏離感」。
疏離效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名詞。指劇作家為了確保觀眾的情緒不被劇情發展所牽引,進而能夠理解戲劇演出中所傳達的政治或是哲學意涵,所設計的一種演出表現方式,這是德國劇作家貝爾托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為他的史詩劇場所設計的技巧,例如劇作《勇氣媽媽》(Mother Courage, 1939)和《四川好女人》(The Good Woman of Setzuan, 1940)。他以中斷戲劇情節發展和降低緊張情緒等方式,打破觀眾們自以為正在觀看真實生活的幻覺,他的作品不允許觀眾保持美學距離,而是迫使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他所要傳遞的訊息上。史詩劇場中的演員為了增強疏離效果,必須採取評論者的態...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世代疏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疏離乃指同一代(或世代)的人特別會感受到的疏離感、失落感等的現象。同一時期出生的人構成同一代(generation)。在人口學上通常指從一個人出生到他的子女出生之期間為一代,通常為三十年。社會學重視同一代的人會呈現共同的意識或行為之現象。由於出生於同一時期,成長於同一時期,經歷了同樣的歷史經驗,同代人容易形成共同的心理結構、興趣及想法。這種由同一時代的一群人所構成的團體稱為世代。
  最早提出世代現象重要性的,是德國文化哲學家狄爾泰(Wilhelm Dilthey)。他發現當個人在感受性最敏感的時期(通常是青春期)遭遇到歷史性大事件或巨大變革時,會留下深刻的體驗,此體驗會影響...
疏離性社會空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疏離性社會空間是指空間的設計方式會阻礙空間中活動的人群彼此互動。Osmond首先使用疏離性社會空間(sociofugal space)與互動性社會空間(sociopetal space)兩詞,描述環境鼓勵、或阻礙社會互動的程度。而當人們並不期待與他人有太多的互動,或是環境管理者認為基於安全、效率與財物利益,而有意利用環境安排阻礙人們互動時,便稱為疏離性社會空間。例如在機場、醫院、購物中心或是公共場所,我們經常看到座椅面朝同一方向平行擺放,這種空間設計使得人們之間缺乏隨機互動的機會。同時,百貨公司或遊樂場在大樹周圍設置面朝不同方向的座椅,讓人們看不見彼此,也是一種疏離性社會空間的配置方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熟悉、不親近。如:「親疏」、「疏遠」、「疏離感」、「人地生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合而分。如:「分離」、「離開」、「離別」、「離婚」。
距、相隔。如:「距離」、「我家離學校很近。」
背叛。如:「背離」、「離經叛道」、「眾叛親離」。
奇異不合常理。如:「離奇」。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孤獨、疏離。[例]離群索居
社會興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上是一種隸屬感和貢獻感,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會消失。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是觀看這個人的社會興趣發展為何。當人們從共同參與活動和互相尊重而表達出社會興趣,此時他們是往生命的光明面發展,相反的,則會變得沮喪,且朝無益於生命的方向走向消亡。(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興趣英文關鍵字:social interest 參考文獻註一:Gerald Corey(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八版)(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精神內涵、心靈充實方面,卻有相形低退的現象。而在多元價值盛行且快速變動社會,極易迷失自我,導致人心疏離、道德淪喪,以致違法亂紀的行為叢生。要匡正社會風氣,根本之道,必須從「教育」改革做起。提昇人文素養、注重心靈改革、推動倫理教育,將成為整個教育的重心。故而在1997 年底,前省政府教育廳便開始在全省各地推動中等學校的生命教育。並於1998 年公佈「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作為各國民中學推動生命教育課程的依據與參考。教育部更正式提出2001 年為各級學校「生命教育年」,這項政策宣示代表我國對生命教育的重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