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75.19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病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病的實況。如:「他這幾天的病情起伏不定,時好時壞。」元.朱震亨《格致餘論.濇脈論》:「人之為病有四:曰寒、曰熱、曰實、曰虛,故學脈者亦必以浮沉遲數為之綱,以察病情,此不易之論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實際的狀況、內容。如:「實情」、「病情」、「行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舒適、不健康的現象。如:「生病」、「疾病」、「病情」、「毛病」、「病從口入」。
病歷:有關病人過去及現在病情累積的紀錄資料。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德傳燈錄.卷二九.誌公和尚.十四科頌.善惡不二》我自身心快樂,翛然無善無惡。法身自在無方,觸目無非正覺。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妄生執著。涅槃生死平等,四海阿誰厚薄。無為大道自然,不用將心畫度。菩薩散誕靈通,所作常含妙覺。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法性本來圓明1>,病愈2>何須執藥。了知諸法平等,翛然清虛快樂。 〔注解〕 (1) 圓明:佛家語。圓融容易體會領悟。 (2) 愈:同「愈」,病情好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病情好轉。《孟子.公孫丑下》:「今病小愈,趨造於朝。」《紅樓夢》第六二回:「因天氣和暖,黛玉之疾漸愈,故也來了。」
道貌岸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貌岸然」原作「道貌凜然」。「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歷史故事為主。《維摩詰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詰經》的故事,敷演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陀欲派一名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的外表和情態,形容他的容貌莊嚴肅穆,胸懷坦蕩,心地光明,遠望就像鶴立雞群似的,近觀有如龍來洞口,光彩射人。後來「道貌岸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除本義外,也作諷刺用法,用來形容外表故作正經,心中其實不是如此。
病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膏,心下脂肪;肓,心臟和橫膈膜之間。中醫之「膏肓」即指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膏肓相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原指病位深隱難治,病情危重,無藥可救。典出《左傳.成公十年》。後用「病入膏肓」比喻人、事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尚、還、依然。[例]住院療養了一年,他的病情仍不見好轉。
諱疾忌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怕人知道有病而隱瞞病情,拒絕就醫治療。後比喻掩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例]有缺點就要改進,切莫諱疾忌醫。
含沙射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射影」、「祝影蟲」、「拘槍」、「水狐」或「水弩」等。 (4) 筋急:抽筋。 (5) 劇者:病情較嚴重的人。〔參考資料〕 ■《抱朴子.內篇.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實水蟲也。狀如鳴蜩,狀似三合盃,有翼能飛,無目而利耳,口中有橫物,角弩。如聞人聲,緣口中物如角弩,以氣為矢,則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發瘡,中影者亦病,而不即發瘡。■晉.張華《博物志.卷三.異蟲》江南山谿中水射上蟲,甲類也,長一二寸,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不治則殺人。另可參考:《穀梁傳.莊公十八年》晉.范甯.集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