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讓     
瀏覽人次:3101 收藏人次:131735
守禮而不爭奪。如:「只要用路人彼此禮讓,當可減少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晉.陸機〈吳趨行〉:「禮讓何濟濟,流化自滂沱。」《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於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
禮讓為國     
瀏覽人次:446 收藏人次:0
以守禮謙讓的精神治理國家。語出《論語.里仁》:「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禮讓     
瀏覽人次:232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漢朝故事戲。敘述趙禮、趙孝兄弟避亂遇餓寇,將殺之,兄弟爭求代死,後皆獲免,且得富貴的故事。
    
瀏覽人次:25632 收藏人次:5940494
1.謙退。[例]謙讓、退讓、禮讓
    
瀏覽人次:20103 收藏人次:4969040
人類的行為規範。如:「禮俗」、「禮節」、「禮法」、「禮儀」。
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如:「禮貌」、「敬禮」、「行禮」、「禮賢下士」。
儀式。如:「典禮」、「喪禮」、「成人禮」、「成年禮」。
贈送人家的物品。如:「禮物」、「獻禮」、「送禮」、「禮金」、「禮餅」。
尊敬、厚待。如:「禮遇」、「禮聘」。
禮拜:A>向神行敬拜禮。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36519 收藏人次:1300552
所用來輔佐天子的,是相承的傳統與制度,然而秦朝就不是這樣了,他們所崇尚的是詭詐和刑罰,毫不注重謙虛和禮讓。假使像趙高那樣,教導胡亥的全是一些嚴刑酷法,那麼所學到的不是砍頭、割鼻子,就是誅殺三族的事情。所以胡亥今天才繼位,明天就射殺人。對於盡忠進諫的臣子,認為他們是蓄意毀謗;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認為他們在妖言惑眾。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其實不然,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沒有教他走上正道,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後來「草菅人命」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把殺人看成割野草一樣)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輕視人命,任意加以殘害。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28308 收藏人次:3153155
參考詞語︰辟君三舍注音︰ㄅ|ˋ ㄐㄩㄣ ㄙㄢ ㄕㄜˋ漢語拼音︰bì jūn sān shè釋義︰禮讓君而退避三舍。見「退避三舍」條。
01.《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源) 參考詞語︰退徙三舍注音︰ㄊㄨㄟˋ ㄒ|ˇ ㄙㄢ ㄕㄜˋ漢語拼音︰tuì xǐ sān shè釋義︰猶「退避三舍」。見「退避三舍」條。
01.漢.王充《論衡.變虛》:「夫三惡言不能使熒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熒惑退徙三舍?」 參考詞語︰避君三舍注音︰ㄅ|ˋ ㄐㄩㄣ ㄙㄢ ㄕㄜˋ漢語拼音︰bì jūn sān shè釋義︰禮讓君而退避三舍。見「退避三舍」條。
01.宋.劉克莊〈題蔡炷主簿詩...
分道揚鑣     
瀏覽人次:18849 收藏人次:1222775
讓才能通過。照理說,官小的人要讓官大的人先走。而以官職來論,李彪是中央官員,元志只是地方首長,應該要禮讓。但元志個性強硬,加上是皇親國戚,硬是不肯讓步。雙方因此鬧得不可開交,決定去找皇上評理。李彪見了孝文帝說:「我是御史中尉,官比他大,區區一個洛陽市長怎麼可以這樣和我對抗呢?」元志反駁說:「我是國都所在的洛陽市長,洛陽城裡每個人都歸我管,哪有比照其他地方官,讓中央官員先走的道理?」孝文帝聽了很無奈,也不去評斷誰是誰非,就笑著說:「好啦!好啦!你們別吵!洛陽是我的地方,我說了就算,把路分成兩半,你們兩人以後各走各的就好啦!」元志和李彪兩人聽到皇上這麼說後,就拿著尺到外面,量了道路的寬度,然後分成...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17900 收藏人次:1438186
04.《喻世明言.卷二五.晏平仲二桃殺三士》:「三個不知文墨禮讓,在朝廷橫行,視君臣如同草木。景公見三人上殿,如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9466 收藏人次:166993
1.孩童。《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於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