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84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聽候發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候處置。《三國演義》第六九回:「操傳令教將耿、韋二人,及五家宗族老小,皆斬於市,並將在朝大小百官,盡行拿解鄴郡,聽候發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只求發在尼庵,聽候發落為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耳朵收受聲音。如:「聽力」、「聽覺」、「傾聽」、「聽音樂」。
探問消息。如:「打聽」。
順從、服從。如:「聽從」、「聽話」、「言聽計從」。
等候。如:「靜聽消息」、「聽候指示」。
任由、任憑。如:「聽任」、「聽憑」、「聽天由命」、「聽其自然」。
治理、處理。如:「垂簾聽政」。
裁決、裁斷。如:「聽獄」、「聽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下、降下。如:「落花」、「落葉」、「落下」、「落幕」、「降落傘」。
脫漏。如:「脫落」、「遺落」。
停留的地方。如:「下落」、「段落」。
人類聚居的地方。如:「部落」、「村落」。
題、書。如:「落款」。
落落:A>坦白率真的樣子。如:「落落大方」。B>跟別人不相合的樣子。如:「落落寡合」。
稀疏、冷清。如:「疏落」、「冷落」。
降低。如:「落價」、「水落石出」。
得到。如:「她太愛管閒事,結果落得裡外不是人。」
量詞。用於計算成堆成疊物品的單位。如:「一落書」、「兩落碗」。
曲調名稱。如:「蓮花落」。
遺漏、忘記。如:「丟三落四」。
跟不上、掉在後面。如:「落在外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量詞: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待。如:「等候」、「候教」、「候補」、「候車室」。
請安、問好。如:「問候」。
時節。如:「時候」、「氣候」、「候鳥」。
情況。如:「火候」、「症候」。
發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付、打發。《水滸傳》第六一回:「路上便有些個草寇出來,小人也敢發落的三五十個開去。」
2.處理、處置。《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明日分付臨安府,量輕發落。」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今日升堂坐起早衙,張千,有該僉押的文書將來我發落。」
3.責備、數落。《紅樓夢》第三○回:「太太要打罵,只管發落。」《官場現形記》第五回:「藩臺正想當著眾人,發落他兄弟兩句,好光光自己的臉。」
4.命令。《水滸傳》第三九回:「卻纔知府當廳發落,叫多帶從人。」《水滸傳》第三九回:「便發落戴宗:『你不揀怎的,只與我拿得來,在此專等!』」
5.發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發落已畢,只得蕭蕭條條,仍舊去處館。」
聽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待、等候。《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就叫押在附近尼庵,討個收管,一面聽候聖旨發落。」《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木耐賞戰糧一分,聽候調遣。」
絕無僅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無僅有」意思是只此一個,絕無其他。宋代文人蘇軾曾上書給神宗皇帝,陳述自己的意見,希望神宗能廣結人心、固守法紀。文章一開始先說自己日前因上書表達買燈一事的意見,而冒犯皇上,自知罪不可赦,在家聽候發落。原本以為會被處以極刑,沒想到事情就此平息。因此非常感激皇上的恩德與善解,了解皇上是個願意改過、從善如流的人,這種美德是堯舜禹湯等古代聖王所力行不輟的,秦漢以降任何皇帝都無法做到,因此皇上可說是千年來唯一能追隨古代聖王的賢君,是絕無僅有的。後來「絕無僅有」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極為稀少。
幾無僅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絕無僅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絕無僅有」意思是只此一個,絕無其他。宋代文人蘇軾曾上書給神宗皇帝,陳述自己的意見,希望神宗能廣結人心、固守法紀。文章一開始先說自己日前因上書表達買燈一事的意見,而冒犯皇上,自知罪不可赦,在家聽候發落。原本以為會被處以極刑,沒想到事情就此平息。因此非常感激皇上的恩德與善解,了解皇上是個願意改過、從善如流的人,這種美德是堯舜禹湯等古代聖王所力行不輟的,秦漢以降任何皇帝都無法做到,因此皇上可說是千年來唯一能追隨古代聖王的賢君,是絕無僅有的。後來「絕無僅有」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極為稀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